梧桐文学

在和谐中标新立异(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维瓦尔第的影响在他去世后也没有立刻减弱。

德国作曲家兼著名长笛大师匡茨(JohannJoatz,1697—1773)于1752年在他的论著《长笛演奏法》里有关协奏曲的描述中,很多地方都深深地表现出维瓦尔第的影响。

当匡茨回忆起他1714年在德累斯顿第一次听到维瓦尔第的《和谐的灵感》Op.3的时候,他是这样写的:

作为一种全新的音乐形式,这些协奏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渴望听到更多这样的音乐。

维瓦尔第灿烂的合奏风格为我在后来的创作中提供了极好的范例。

由此可见,Op.3对18世纪中后期新出现的古典协奏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一点上,没有哪部作品能和它比肩。

Op.3也极大地推动了维瓦尔第的协奏曲向更高一级发展,在Op.3出版后到1717年的几年中,出版商罗格又先后出版了维瓦尔第的三套小提琴协奏曲集——《异乎寻常》Op.4、Op.6、Op.7和一套小提琴奏鸣曲集Op.5,其中最重要的Op.4于1714年率先出版,但是随后的Op.5、Op.6和Op.7的作品质量与Op.4不在同一水准。

《异乎寻常》Op.4是维瓦尔第的第二套小提琴协奏曲集,全套包含12首协奏曲,大约作于1712—1713年间,原本是年轻的威尼斯贵族德尔菲诺(VettorDelfino)委托维瓦尔第创作的,此人当时正跟维瓦尔第学习小提琴演奏,为表达敬意,他向老师订购了这套作品,以显示维瓦尔第在小提琴演奏方面的超人才华和精湛技艺。

因此,维瓦尔第理所当然地把这套协奏曲题献给了德尔菲诺。

《异乎寻常》Op.4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前一部作品的轨迹。

在Op.3中,尚可以看到较为明显的科莱里大协奏曲的遗风;但在Op.4中,这些独奏小提琴的协奏曲完全背离了旧的传统,表现出维瓦尔第式的典型特点:风格和谐统一、和声新奇大胆、色彩明暗多变、素材丰富多样、形式独特灵活、戏剧性丰富、原创力惊人,以及经常采用怪诞的独奏过门以显示小提琴技巧。

维瓦尔第通过每一首独奏小提琴协奏曲,有系统地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对传统的大协奏曲进行了彻底的颠覆,或许这正是维瓦尔第采用“异乎寻常”

这个总标题的原因。

《异乎寻常》Op.4的12首小提琴协奏曲被分成六对,前五对均按照一首大调一首小调的顺序排列,只是到第六对时,两首都采用了大调。

最后的第十二首(RV298)结束在大调上,目的是为了与第一首(RV383)的调性和谐一致,首尾相互呼应。

在结构上,Op.4比Op.3更清晰规整,不再有四个或五个乐章的情况,12首协奏曲全部采用“快—慢—快”

的标准三乐章形式;独奏小提琴也不再有两把和四把的情况出现,12首协奏曲清一色是一把独奏小提琴的协奏曲,用弦乐队和羽管键琴做伴奏,只是个别协奏曲的个别乐章加入了独奏第二小提琴和独奏大提琴等其他乐器。

如果说,《和谐的灵感》Op.3帮助建立起了以围绕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而展开合奏为特征的古典协奏曲的标准,那么,《异乎寻常》Op.4则完善了这个标准,进一步确立了这一体裁作为18世纪器乐曲的标准的地位,并指明了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同时,Op.4也表明维瓦尔第已经彻底脱离了科莱里的影响,鲜明独特的个人风格已臻成熟。

但由于前面起标杆作用的《和谐的灵感》Op.3太过于耀眼,让同样出色的《异乎寻常》Op.4始终处于它的阴影之下,在知名度上不及Op.3。

在1720年到1729年的十年中,维瓦尔第的音乐创作事业达到了顶峰。

在整个18世纪20年代中,维瓦尔第以家乡和他发迹的威尼斯为根据地,为意大利乃至全欧洲各国的音乐赞助人和主顾们源源不断地提供他的风格新颖而独特的器乐协奏曲。

从1725年到1729年的五年里,他陆续将四套最新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集《和谐与创意的试验》Op.8、《里拉琴》Op.9、Op.11、Op.12以及一套长笛协奏曲集Op.10交给了罗格的音乐出版事业继承人勒·塞内(Michel-CharlesLee)。

1729年以后,颇具商业头脑的维瓦尔第就不再将作品交给音乐出版商出版,而是把手稿卖给有意收藏的个别买主。

顺便说一说维瓦尔第的作品编号问题。

维瓦尔第的作品编号有好几种,偶尔会在某张维瓦尔第唱片上发现一首作品同时有两个不同的编号。

目前最广泛使用的维瓦尔第作品编号是罗姆编号RV。

RV是《罗姆目录》(Ryom-Verzeiis)的缩写,《罗姆目录》是丹麦当代音乐学家彼得·罗姆(PeterRyom)在1973年为维瓦尔第的全部作品所编的目录。

维瓦尔第生前正式出版的作品只排到Op.14,而且全部是成套的器乐作品集,他卖给别人的作品是没有opus编号的。

所以,需要有人对维瓦尔第的全部作品(包括生前已出版、死后才出版和未出版的各类作品)进行全面的整理并统一编号。

这项工作在19世纪基本是个空白。

因为尽管维瓦尔第在生前享有巨大的声誉和影响力,但死后却逐渐被人遗忘了,只是当门德尔松研究巴赫时才发现,原来巴赫的一些作品改编自这位同时代的意大利作曲家。

随着大量的各种维瓦尔第作品(包括私人收藏在内)被陆续发现,人们在20世纪才开始重新审视维瓦尔第。

为维瓦尔第的全部作品重新编辑目录的工作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真正开始,先后有法国音乐学者平凯莱(M.Pincherle)、意大利音乐学家凡纳(A.Fanna)等人对维瓦尔第的作品进行过编号,有的是对新发现的作品补充编号,有的仅对器乐作品编号,分别用P.(代表Pincherle目录)或F.(代表Fanna目录)等表示,但它们都不如后来的罗姆所编的目录完整,因此,《罗姆目录》的缩写RV现在成为国际上通行的标准的维瓦尔第作品编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