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一 百年回眸清末建校开先河(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1872年6月16日,真光书院举行落成典礼及开学典礼,一共有16名中西妇孺师生参加。

首次聚会,人数虽少,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育启蒙从来都是起于微末之光,而播撒成浩瀚星海,真光“女校”

亦是如此。

一所前所未有的女子学校,应该给自己立下怎样的志向呢?那夏理女士引《圣经·马太福音》中的“尔曹乃世之光,尔光当照人前”

,确立为校训,从“那光是真光,要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中提取出“真光”

二字作为校名,虽然“真光”

指的是基督耶稣,但此校名几经周折仍传至后世至今未改,而“学成本领为世人播撒爱的光芒”

的理想,也一直融化在真光人的血液中。

筚路蓝缕,创业维艰,早期真光的发展是非常艰难的。

真光书院开办后,学生仅有六人,其中两人是已婚女性。

因此在年龄上参差不齐,资质也并不优秀,经常会有教起来特别困难的情况,一个字经常要重复一百多遍才能掌握。

但她们学得非常刻苦,在当时的情况下,实属不易。

这些学员有的是信徒家属或牧师妻子,因年少失学,借此机会亡羊补牢,也有的是因为丈夫经常出国经商,想让其妻子学几个字,可以自己写信。

最初,学生入学后的一切生活费用都是由书院支付,但要学满三年。

如果中途辍学,学费需要退还给学校。

当时书院里校长、教员都是身兼数职,就好像是内外全科医生,能治百病。

教员分为正教和助教,正教被称为“教书先生”

,助教被称为“解书先生”

,上堂叫“埋位”

,下堂叫“散班”

,仍是很注重礼仪的。

当时教员对学生的管理非常严格,大声讲话、放声大笑、大步走路、课堂内谈笑、课室抽屉不干净等,都属于违反校规。

除父母外,学生不能在校内会见男客,书院关门后就不许进出。

在那个落后封闭的年代,开女校先河的真光书院,犹如一朵洁净美丽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阴霾丛中,不曾蒙尘,但木秀于林,总会因为同社会环境和传统观念的激烈冲突,学校遭受守旧派的仇视。

1875年的一个周末,趁真光全体员工外出实践活动之际,有人纵火焚烧书院校舍,当真光师生赶回学校时,发现书院已被焚毁,化为灰烬。

那夏理女士为创办真光多方奔走,伤脑筋,费心血,朝夕之间付之一炬,一时间心痛至极,旁人无不为之动容。

后来,在美国教会的帮助下,真光书院得以重建。

渐渐地,入学的人数越来越多,为扩大影响,书院决定迁移校舍。

1878年在仁济街建成了新校舍,刚开始时校舍只有一座,后来发展到三座,可以容纳的入学人数陡增。

1888年,真光书院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学生达到一百多人。

当时,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按学生的学习程度分设三个级:第一级是小班,相当于小学一、二年级;第二级是中班,相当于小学三、四年级;第三级是高班,相当于高小程度。

学生每学期交费一元。

1909年,校董会任命罗刘心慈为副校长(后为真光书院第二任校长),并且增设师范班,招生三十多人。

师范班办至1917年为止,共开办八年,培养了六届毕业生,每届学生毕业,都会挑选成绩较好的学生留在真光服务,这样的方式使得真光书院的师资力量越来越强,使真光书院能够更加精益求精,快速发展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