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一 百年回眸清末建校开先河(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一节百年回眸,清末建校开先河

banner"

>

1871年秋末的一天清晨,天还未亮,南风微凉。

一位素衣端庄的外国女士,坐着时兴的黄包小车,围着广州沙基转了一圈,到城西金利埠(今广州市荔湾区六二三路)附近停了下来。

她摘掉黑色的宽檐帽下了车,静静地在附近步行了一会儿,时而沉思,时而蹙眉,时而微笑。

不久,她上车返回了主城区。

很快,城西金利埠就开始了繁忙的施工,后来建成的即是真光中学的前身——“真光书院”

,而这位端庄的外国女士就是美国人那夏理(HerrietNoyes,1844—1924),是“真光书院”

的创始人。

那夏理女士从美国一路艰辛、颠簸,怀揣一份理想和情怀,来到中国大地。

此时的华夏,正处于民主革命光明的前夜,仍然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

作为当时与外国通商的口岸之一,广州吸引了很多像那夏理一样的国外传教士前来传教。

当时流行的传教做法是“设学校以教育传道”

于是,在中国的各个通商口岸,教会学校纷纷得以建立,此时的“真光书院”

也在这个背景下落成,并成为岭南地区为数不多、创办最早的新式学校之一。

而当时的中国,民智未启,整个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极为严重。

儒家思想受宋明理学的影响,变得越来越保守,不复盛唐的开放与包容,“女子无才便是德”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等落后思想历经数百年,成为当时被民间广泛认同的主流价值观。

在教育权利方面,自然也是男子独享,因为女子终究要出嫁,传统观念认为:出嫁的女子就是别人家的人了,主要任务是传宗接代生孩子,读书有什么用呢?

当时民间的女子在四五岁时就要被强行缠足,裹脚之后的女子,脚仅二寸或三寸,严重畸形,站立不稳,走起路来更是摇摇晃晃,给身体带来很大的伤害。

在当时人们眼中,这样的小脚女子才是姣好的女人。

女子长到十五六岁,就要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出嫁,故多为“盲婚哑嫁”

,大多在成婚之后才知道丈夫是谁,姑娘即使不愿意,也是无可奈何。

这都是因在那个昏暗腐朽的年代,女子没有自由,没有选择的权利。

在这样保守落后的传统社会里,女子生活艰辛。

那夏理女士有感于此,故在真光书院创立伊始,就以爱的情怀关心女性,以“真光普照千万世人”

的理想,吸纳妇女入学接受教育,一视同仁。

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可以说,真光书院开创了广东女子教育的先河,从关注女性、教育女性开始,逐渐成为传播科学与知识的火种、成为女性启蒙先驱和培育人才的摇篮。

那时刚建成的真光书院,是广州城西金利埠的一景,西洋小楼式的校舍,优美典雅,时常引人驻足观望,流连忘返。

校内各种新式设施一应俱全,是最早的现代新式学校之一,也是广州女校的鼻祖(当时广州还没有全女子学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