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教师资源配置单元中,用以下几个指标描述教师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
C-1:教师的质量(学历)
C-2:教师的经验(职称和年龄)
C-3:教师的配置标准和实际分布
C-4:教师的工资
以上四个指标分别描述了教师队伍的质量门槛,教师队伍在职形成的人力资本,教师的工作条件和实际人口分布对教师工作的影响,以及教师工资和对教师工资的评价。
(二)数据来源
本书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教育统计数据,以及与教育有密切联系的国家和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同时包括一些行业调查数据和社会调查数据,以提高描述的完整性。
对数据之间的结构性特征和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推断,还需要借助一些估计数据。
在OEESCO的统计分析中,使用估计数据是普遍的做法,只要估计所依据的基础是合理的,那么,这种估计就可以充当因果关系推断、结构性判断的依据。
然而,回顾和总结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40年进程,还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和方法。
我们认为,正确看待改革,不能没有全局的观点,不能离开动态的、发展的眼光,不能没有历史的回顾与比较分析。
数据和指标能够描述趋势,但对于趋势,仍然需要我们使用概念框架,以及特定的视角去判断,并且对判断的概念和视角做出说明。
从研究方法上看,新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以往发展过程累积的结果,隐含着时间演进的概念。
于是,研究方法应该满足时间序列分析的需要。
从研究视角上看,主要矛盾的审视,不仅应该有宏观视角,更需要在微观层面上发现宏观结构性问题的微观基础,宏观、微观要互相补充。
因此,教育事业的成就研究应该是教育事业的宏观结构与微观基础的时间演进研究。
透过数字比较发达国家与我国的教育体系,还能够发现二者在指标体系方面的差异。
教育体系的改革,不仅仅是教育思想、教育制度的改革,而且是相应的技术和方法的改革。
教育体系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支持性体系,其功能需要不断改善,而只有发现功能缺陷的方法和解释,才能够找到功能改善的途径和“药方”
。
从这个角度讲,为科学的教育决策奠定适当的知识和信息基础,其作用恰恰是对“机理”
认识的提高和“诊断”
工具的改进。
只有对教育体系运行方式有更清晰的认识,找到诊断工具,我们才可以说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基础。
本书将分析40年来教育的成就。
如果说教育体系扩张阶段是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体现,是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进程,那么,深化体制改革、进行各种结构化调整的阶段,则是政府、社会和家庭在教育下一代问题上,在目标、机制和治理方式方面的自我完善进程。
这更需要时间和耐心,更需要使用指标分析工具,看到发达国家教育现状的完整“格局”
,借助指标分析“工具”
带给我们的“慧眼”
,去发现这个“格局”
背后的支持体系、运行原则和理念。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深化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极为复杂,需要达成改革共识,需要坚实的信息分析去奠定和夯实社会共识的基础。
在信息基础之上构建概念和共识,无疑是理性分析和判断教育体制改革走向的前提。
[1]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载《经济评论》,2017(3)。
[2]陈良雨、陈建:《教育督导现代化:制度逻辑、现实挑战与行动策略——基于教育治理能力提升的视角》,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
[3]李学:《规则软约束:地方政府公务消费信息公开数据质量中的政治——基于G省三市的实证研究》,载《公共行政评论》,2015(2)。
[4]PhillipeW.Jones,WorldBankFinaion:Lending,Learni,Routledge,2007,p.16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