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一 学生(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学生的自主性也意味着教育者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关注学生的心灵。

第四,学生具有独特性。

学生的独特性具体是指学生具有独特的个性,没有一模一样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具有独特的个性。

学生的独特性对教育者来说意味着不能千篇一律地对待他们,要探索适合于不同学生的教育方法,顺应学生特有的个性,使学生真正实现个体生命的潜力和可能,塑造出具有个体风格的生命体。

第五,学生具有发展性。

学生的发展性主要是指学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人,生理和心理还不成熟,需要得到发展。

学生的发展性在意味着完善的朝向性以外,还意味着不成熟性和不完善性。

学生比较天真烂漫、充满好奇,易于冲动,缺少耐心和恒心。

这种状态的学生容易犯错误。

对于教育者来说,应该认清儿童犯错的必然性,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真正取得学生个体的完善。

二、学生的教育定位

学生是一种教育身份或角色,可以定义为通过接受教育影响来进行学习的人。

从教育定义的内涵来看,学生是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是一种重要的、作为人的教育要素。

但是,仅仅知道学生的这种身份对从事教育职业的人来说是不够的,因为教育领域是一个范围广泛的活动空间,学生可以在此空间中占据多种位置。

但是,只有那些既符合学生内在特征又符合教育价值取向的位置才是学生最合适的位置,把学生确定在此位置上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两种著名的学生地位理论

在人类漫长的教育发展历史中,学生曾得到很多不同的教育定位,这些定位在教育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决定权、学习行为内涵以及师生关系上都有非常不同的表现。

在众多关于学生的教育定位理论中,有两种是非常有影响的,这就是“教师中心论”

和“儿童中心论”

所分别体现的教育定位。

1.“教师中心论”

“教师中心论”

是关于在教育中定位教师和学生的一种理论。

在这种理论中,教师占据了教育的中心地位,学生处于从属或被动地位。

具体来说,“教师中心论”

认为教育内容应由教师来决定,教学过程应由教师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接受式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教师中心论”

产生的背景很多。

感觉主义经验论是主要的理论基础,这种经验论的代表是洛克(Locke,J.)的“白板说”

;缓慢发展的社会是“教师中心论”

的社会背景;由前辈培养后辈的前喻文化类型是这种理论的文化背景。

在教育思想发展史上,持“教师中心论”

的教育学者非常多,最著名的代表是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

实际上,那些坚持社会本位教育目的和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人一般都是“教师中心论”

的拥护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斯坦索姆神豪九零后天师一睁眼,我穿成两个熊孩子后娘桃桃乌龙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重生后我成了全大陆最横的崽狂探我的重返2008我真不知道原来我家这么有钱斗破乾坤,龙王求亲请排队重生之惊羽夫人每天都被套路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星际第一女将极品赘婿八零之珠光宝气公子实在太正义了棋魂:随身阿尔法狗穿成反派的病美人妹妹[穿书]洪荒之太清问道袖藏天光破茧一剑倾国空间农女:团宠娇妻甜又飒权游:睡龙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