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居敬持志。
就是精神专一,全神贯注,树立崇高的目标、志向,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朱子读书法”
,是对朱熹的读书方法和读书经验的概括,也是对中国古代学者关于读书论的系统总结,很有见地,对于今天指导人们的读书仍有借鉴意义。
5.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1891—1946),中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安徽歙县人,原名文浚,后改名知行、行知。
191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随即赴美留学。
初入伊利诺大学攻读市政学,获政治学硕士学位,后又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教育,受到著名教育家杜威、孟禄的教诲,与克伯屈等过从甚密。
1917年秋回国,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兼教育专修科主任。
1927年春,在南京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为晓庄学校),确立生活教育理论,并亲自实验。
1932年在上海郊区大场创办“山海工学团”
,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收容和教育战争中流离失所的难童。
“生活教育”
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首先,他提出“生活即教育”
。
他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
[10]其次,“社会即学校”
。
陶行知主张“以社会为学校”
,“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
再次,教学做合一。
他主张把传统的和现代的学校教育以书本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转移到以“做为中心”
,以“实际生活为中心”
上来。
“教的方法是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是根据做的方法。
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11]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在吸收他的美国老师杜威的教育哲学,并对其进行改造后而形成的,体现了他立足中国实际而进行创造的精神。
应该说,在学校教育被有钱的人所独占的历史条件下,对那些不能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贫苦大众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最基本的文化常识、生活技能教育,是一种适合当时国情的比较可行的办法。
生活教育理论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相结合,既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气息,直到今日对我们的教育仍有不少启示和借鉴意义。
二、西方的教育思想遗产
1.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