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是对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师取得的教育教学教科研工作突出成绩作出的价值评价。
这一模块评价主要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教科研工作的成绩(课题、论文与案例撰写、发表和获奖)、教师专业培训、进修等工作上取得的成绩和荣誉等方面来考核。
体现了现阶段学校对教师工作的发展性要求,是教师个性特长、自身素质发展提高的努力方向。
三、教师评价的主体和方法
谁有资格对教师进行评价,谁应在教师评价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也是教师评价中常遇到的问题。
理论上,学生、教师自己、家长、管理者、专家、研究者和同行,甚至政府及其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等,应该都可以成为评价教师的主体。
但是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自上而下的各级领导发挥着主要作用。
理想的做法是,在教师评价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应该是同行和学生,然后才是由下而上的各级领导。
总的来说,评价教师的方法有很多,我们比较常见的方法包括自我评价、学生评价、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和家长评价。
具体来说,教师评价的方法可以包括:[7]
绩效考评法——是指学校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绩效管理的需要,针对教师承担的工作,运用各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教师的工作结果和工作表现进行考核和评价。
末位淘汰制——是指校方根据本校的总体规划和具体目标,结合各个教学岗位的实际情况,设定一定的考核指标体系,并以此作为评价标准,对教师在某段时期内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然后根据考核结果,将一定比率的排名末尾或者排名靠后的教师从岗位上淘汰出去。
教师档案袋评价法——要求教师像艺术家、建筑师、作家一样,建立自己的过程性教学档案袋、结果性教学档案袋或者展示教学档案袋,通过开放的多层面的评价,充分感受自己进步的过程、特点、经验和教训,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堂听课评价法——是指评价者直接进入课堂,现场观察评价对象的教学实践,从中发现优点、缺点、经验和教训,并做出相应的评价。
校长—同事评价法——是指建立第一评价者(校长)、第二评价者(同事)和评价对象(接受评价的教师)组成的评价小组,由第一评价者和第二评价者共同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
面对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倡导了一系列的教师评价的措施与方法:①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
②建立以校为本、以教研为基础的教师教学个案分析、研讨制度,引导教师对自己或同事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反思与评价,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
③不得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
④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任何社会团体、民间学术机构组织的教学评比结果不得作为教师晋升、提级、评优等的依据。
[8]
[1][以]DavidNevo著:《校本评估与学校发展》,卢立涛、安传达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121页。
[2]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3]Drefus,HubertL.,&Dreyfus,StuartE.(1986).MindOverMaewYork:FreePress.
[4]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8页。
[5]BulloAdams,&Ha.(2001).DevelopingaTeagPortfolio:AGuideforPreservidPragTeaewJersey:Prentic.,pp.8~9.
[6]《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2002-12-27。
[7]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8~232页。
[8]《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2002-12-27。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