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没有优良作风和传统的学校,要成功地进行集体教育是不可能的。
在集体教育中,马卡连柯强**师集体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没有教师集体就不可能培养出学生集体。
4.凯洛夫的教育思想
凯洛夫(1893—1978),苏联教育家,20世纪40~50年代苏联教育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1917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数理系,1937~1942年担任莫斯科大学教育学教研室主任,1938~1948年任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教育学教研室主任,1942~1950年担任《苏维埃教育学》杂志主编,1949~1956年,任俄罗斯联邦教育部部长。
主编的《教育学》(1939年第一版,1947年、1948年、1956年多次修订再版)是对苏联教育学思想体系的完整表述。
在教育的本质问题上,凯洛夫根据关于人类起源于劳动和劳动创造人的理论,明确提出教育也是起源于劳动,教育是从人类社会的实际需要中产生,是客观的必然。
同时,他指出教育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而在阶级社会中,教育的历史性和阶级性彼此相连,教育同该社会中政治经济及社会关系也紧密相连。
教学论是凯洛夫《教育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认为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提出了教学的六个基本环节:使学生感知具体的事物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生的表象;分清事物的异同、主次,认清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形成概念,认识定律、定理、规则、主导思想、规范等;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事实和概括性的工作;技能和熟练技巧的养成和加强;在实践中检验知识,把知识应用于包括创造性作业在内的各种课业中。
根据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他提出了直观性原则、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系统性与连贯性原则、通俗性与可接性原则五条指导教学工作的原则。
这些原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学习教材,牢固地掌握系统的知识、技能,以便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非常重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的作用,并把它们作为教学内容具体表现,强调班级授课制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强**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凯洛夫《教育学》全面系统地反映了20世纪30至40年代苏联普通教育的实践经验,力图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构建起较为完整的教学论体系。
这一教育思想体系的主要缺点在于,它没有能够根据当时苏联社会已经变化了的社会文化教育状况、教育自身特点,提出和解决新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因此不可避免的带有滞后性和封闭性,对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的认识也过于绝对化和机械化。
凯洛夫的教育学理论不仅对苏联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作用,而且对新中国建国初期的教育学理论建设和教学实践有非常大的影响。
1.古代学校是怎样产生的?诞生时期的学校给后人留下哪些遗产?
2.中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类型有哪些?有什么遗产?
3.西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类型?有什么遗产?
4.世界当代学校教育的体制和结构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发展趋势如何?
5.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家的思想遗产?
6.如何认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7.如何认识和理解西方教育遗产?
8.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拓展阅读
1.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2.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3.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李其龙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
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1]《论语·阳货》。
[2]《论语·述而》。
[3]《论语·卫灵公》。
[4]《论语·里仁》。
[5]《论语·述而》。
[6]《论语·宪问》。
[7]《论语·子路》。
[8]《孟子·公孙丑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