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 教育思想遗产(第1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一,教育是一种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学校是人类社会进入到文明社会的产物。

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可以通过国家政权制定教育方针政策、确定教育目的、颁布教育法令、控制教育经费等手段,使教育为维护其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服务,因此,阶级社会里的社会关系决定教育的阶级性质。

第二,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社会的政治经济形态、文化发展状况与传统等决定教育的性质与水平;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继承性,并对它们有反作用,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

第三,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对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关系上,从人的社会性这一本质特点出发,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的遗传素质是个体的人赖以发展有物质基础和前提,并且承认人的遗传素质存在着个别差异,但是对人的发展并不具有决定性意义,“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设想的那么大”

[24]同时,既承认“人是环境与教育的产物”

,但是,人并不是环境和教育的消极产物,批判“环境决定论”

和“教育万能论”

第五,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教育与现代大工业的生产劳动相结合“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27]

2.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杨贤江(1895—1931),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

字英父(英甫),笔名李浩吾、柳康生、李鹰扬、健夫等。

浙江省余姚县(今属慈溪市)长河镇人。

1921年初,受聘担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学生杂志》编辑,撰写了大量指导青年和学生关于学习、修养、事业、生活等问题的文章,深受青年学生欢迎。

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有《教育史ABC》(1927)、《新教育大纲》(1929)。

第一,教育的本质。

杨贤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教育的本质问题作了阐述。

首先,他指出教育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

他说:“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之一,是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是以社会的经济阶段为基础的”

[28]教育作为上层建筑之一,它与法制、政治、宗教、艺术等又不相同,而具有如下特点:其一,教育是使劳动者获得知识与才能,把单纯的劳动力变成特殊的劳动力。

其二,教育以别的精神生产的内容为内容。

其次,杨贤江论述教育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他认为“教育这种上层构造自是依据经济构造以成形、且跟随经济发展以变迁的。”

[29]“政治本身也是受制于经济的”

,教育和政治虽然同为受制于经济的上层建筑,但是,教育“更较为第二义的,更较为派生的。

因为它不仅由生产过程所决定,也由政治过程所决定”

[30]

第二,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和《教育史ABC》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彻底否定了教育起源于人性、教育起源于教育者的意识、教育起源于天命等这些脱离现实经济生活的各种唯心主义观点,创造性地提出了教育是由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

他说:“教育的发生,就植根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它是帮助人营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

“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因为自有人生,便有实际生活的需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