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状态,这种“应然”
与“实然”
的矛盾正反映了当前教育改革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对于教师来说,一方面必须按照这种“应然”
来要求自己,因为“应然”
反映了教育发展的理想状态,不管现实如何,我们都必须朝着教育理想不断奋斗。
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注重“实然”
,把社会的要求与自己的现实相结合,从教师自身的实际出发,形成切实可行的关于教师职业的自我要求。
(一)幼儿教师要重视自我心理的体验与感受
幼儿教师的自我心理体验和感受是促进幼儿教师自我认同的重要方面,所以心理体验和感受的获得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幼儿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思考,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
教师要从自身出发,更多地关注幼儿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关注和幼儿在一起的美好感觉,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完善。
其次,幼儿教师要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专业发展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够使教师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并提高自身对教师职业的看法和认识,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发展观,从而增强幼儿教师对工作的积极正向体验的感受能力。
最后,教师要从改变和调整自身的工作心态做起,认识到教师职业与其他社会职业的不同之处,注重自己对儿童健康发展的作用,并正确理解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关系。
只有幼儿教师形成对职业和工作的正确态度,才能使自身得到长足的发展。
总之,幼儿教师要形成注重自身体验和感受的认识,从改变自我做起,通过自己的努力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
(二)社会要改变幼儿教师的生存现状,为教师提供发展的空间
第一,增加幼儿教师的经济收入。
教师职业的劳动是一种精神劳动,教师劳动具有一般职业所不具有的特殊性。
正是这种特殊性使我们普遍认为教师工作就是教书育人,而教师职业是一种奉献的职业。
然而,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人,需要物质资源来维持正常的生活与交往。
幼儿教师的劳动更加复杂而琐碎,这种工作涉及幼儿的方方面面,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许多教师都提到“心累”
,而这种“心累”
正是幼儿教师职业高负荷的工作量及较少的工资回报造成的。
因此,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收入迫在眉睫。
一方面,要提高幼儿教师的基本工资,无论是在编幼儿教师还是非在编幼儿教师。
另一方面,要提高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为教师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这样,幼儿教师才能获得职业的价值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
第二,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调查中我们发现,一方面,幼儿教师在社会的职业阶梯上无法与处于高阶层地位的公务员相比,有的幼儿教师甚至将自己的职业类同于保姆、服务员,尤其是广大非在编幼儿教师。
另一方面,幼儿教师与同为教师身份的其他教育阶段的教师也不具可比性,无论在职业声望、经济收入还是社会权力方面都是如此。
所以,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亟待提高,这不仅是关系到学前教育发展的大事,也会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使教师对职业产生失望与困惑,感受到自我价值感的丧失,影响教师的自我实现。
要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首先,得改变社会对教师职业的看法,不能把教师看成“看孩子的保姆”
,而应看成一名教师;其次,要多组织幼儿教师参加教育会议,重视会议上幼儿教师的话语权,提高幼儿教师在教师群体中的地位。
第一,促进家园沟通,建立家园教育共同体。
家长对幼儿教师的不理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良好家园沟通的缺失,而要促进家园沟通,建立家园教育共同体,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幼儿园要创造有效的家园沟通机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