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一,初次免疫起始的月龄应按规定而不能擅自提前。
第二,接种的针次间隔不能缩短。
第三,在规定的月龄范围内完成基础免疫。
(二)预防接种的卫生要求
1.接种前
首先,儿童入园时必须建立儿童预防注射卡,严格按规定进行接种。
在登记卡上,详细记载幼儿的传染病史和接种记录,以便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其次,事先与当地的卫生防疫机构联系,由保健医生具体安排接种时间并执行。
当班教师做好组织工作,同时应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使儿童了解接种的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消除恐惧心理,积极配合,以便顺利完成接种工作。
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次数、间隔时间进行接种,需加强免疫者也应按期进行。
在一定的限度内,人体免疫力的产生和接种的剂量成比例,所以每一种预防接种制剂都有一定的接种剂量。
在进行预防接种前必须详细查阅生物制品(菌苗、疫苗)说明书,按规定的剂量和途径接种,不得擅自减少或加大接种剂量。
仔细核对瓶签及使用期限,凡标签不清楚或已过期的,不能使用。
阅读说明书,注意禁忌范围,不得擅自放宽。
在接种部位有严重皮炎、牛皮癣、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的,应治愈这些病后再接种;当儿童感冒发热或有其他病时,不应进行预防接种,以防加重病情;当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的儿童,不能接种乙脑和百日咳疫苗,以防引起抽风;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不应注射任何预防针,因这些儿童缺乏产生免疫力的原料或形成免疫力的器官功能不佳,不能产生免疫力或反应严重;有过敏体质及哮喘、荨麻疹、接种疫苗曾发生过敏的儿童不宜接种,因为疫苗中含有极其微量的过敏源,可导致这些儿童发生过敏反应;腹泻的儿童,大便每天超过4次者不宜用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密切接触了传染病患者的儿童,不宜马上接种疫苗,必须经过该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后没有发病再接种。
接种前要严格消毒皮肤,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2.接种时
接种时,要严密观察反应。
一旦发现有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跳加速、脉搏增快、出冷汗等过敏反应要立即进行抢救(事先预备好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
3.接种后
不论是活疫苗,还是灭活疫苗,对于人体来说都是一种外来刺激,因此接种后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反应。
若接种后注射部位红肿痛痒及轻微发热、头痛、恶心等,这是正常反应,一般不需要处理;若接种后出现局部红肿扩大、疼痛加剧或腋下淋巴结肿痛、全身高热、头痛等症状,则应及时治疗,以防意外发生。
接种后要注意休息,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暖,在接种后一两日内不做激烈运动,以减轻接种后的反应。
每次接种后要在预防接种卡上记载注射日期、剂量、次第、初次免疫还是加强免疫,防止漏种、错种、重种。
同时要保存好预防接种卡。
资料链接
几种疫苗的接种方法和注意事项
1.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接种对象:出生后数天内至3个月内正常婴儿;3个月以上OT(结核菌素实验)阴性的儿童;一年级小学生。
注意事项:
卡介苗注射器及针头为1毫升专用注射器,不得用于其他注射。
卡介苗接种后一般不会引起发热等全身反应,接种局部常于2~8周后出现肿硬结,逐渐软化成小脓包,以后自行消退,或小脓包破溃后结痂,痂皮脱落后留下瘢痕。
新生儿初种卡介苗后,经过2~3个月就可产生有效的免疫力,可维持3~5年;小学一年级学生,先进行OT检查,OT阴性者再复种一次。
凡OT阳性者或已患过结核病的儿童,均不应再种卡介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