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二节行动研究法的类型与适用范围
banner"
>
一、行动研究法的类型
得益于多学科的理论支撑,行动研究内部蕴涵着比较丰富的价值取向。
而且由于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不拘泥于某一固有研究范式的灵活性特征,行动研究可以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划分出多种类型。
(一)按照行动研究任务的侧重点不同分类[3]
1.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研究行动所进行的研究
这种类型的研究是采用相对科学的研究方法对自己研究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的探讨,如使用测量、统计等科学的方法。
强调的是行动研究的科学性。
目的是验证与其研究相关的理论假设等。
它可以是一种小规模的实验研究,也可以是较大规模的验证性调查。
2.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
这种类型的研究使用的不仅仅是统计数据等科学的研究手段,而且包括参与者个人的资料,如日记、谈话录音、照片等,对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研究。
强调的是行动研究对社会实践的改进功能。
目的是解决实践中行动者面临的问题,而不是建立理论。
3.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的研究
这种类型的研究是立足于借用理论思辨的方式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
强调的是行动研究的批判性。
目的是促动意识的启蒙或理论的批判,并由此来引起和改进某一种现实中的行动。
(二)按照研究中反思特质的表现不同分类[4]
1.内隐式“行动中认识”
内隐式“行动中认识”
的研究是实践者对自己日常的例行式行动进行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观察和反思了解其无法清楚地用语言表达的内隐性知识。
强调的是在行动中获得认识,将内隐知识明朗化。
内隐性知识即指人们所具有的隐含在经验中,但是不能明确表达出来的知识。
将人们内隐知识明朗化(特别是口语化)可以增加其知识的准确性和可沟通性,是教育实践者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行动中反思
行动中反思指参与者不是依靠现存的理论或技巧来处理问题,而是针对一个独特的情形来思考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