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现实中教育教学问题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行动研究不受传统研究范式的限制,可以超越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的界限,灵活选用研究所需要的研究方法[2]。
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个案法等。
例如,行动研究不仅要利用观察调查手段去诊断现状,发现问题,还要用实验的手段去改变现状。
虽然行动研究兼用量与质的方法,但偏向质的研究,而且重视运用反馈与反思的方法。
通过反思,研究者可以及时找出工作计划、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或漏洞,而后迅速进行调整或补救。
行动研究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应根据研究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来决定。
(五)研究过程螺旋式上升,循环发展
行动研究过程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往往不能简单、集中地表现出计划与结果之间的必然的线性关系。
它是一个由计划、实施行动、观察和反思四个环节构成的循环往复的运作系统。
由于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研究者通过信息反馈,随时调整计划,使工作过程成为一个研究过程,使研究过程成为一个理智的工作过程,在一个自我反思的、不断螺旋式上升的循环发展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完善行动。
另外,行动研究是研究者与实际行动者共同参与协同合作的研究过程,行动研究的过程重视协同合作。
(六)研究的效益是解决问题,促进教师成长
行动研究鼓励实践工作者扮演研究者角色,透过反省批判探究,解决工作情境中的实践问题。
就动机而言,实践工作者从事行动研究,乃在于本身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意愿,行动研究者所从事的研究即是一种促发个人专业发展的研究。
行动研究乃是要实践工作者从实际工作情境中,带着改善工作情境的目标,扩展自我的视野与角色,对自己的实践工作随时作批判式的反省思考。
(七)研究成果形式丰富多样
行动研究是以现实问题的解决和行动的真正改变为最终的研究目的,所以行动研究比一般研究方法的结果呈现方式要相对丰富一些。
除了研究报告、论文、教育日记和教育案例等书面表达以外,还可以借助活动的展示、研究前后实际情况变化的实录与对比等方式来证明研究工作的有效性。
(八)研究价值评估重在结果实效
行动研究的价值评估与实证研究重在普适性结论的获得不同。
行动研究的目的、主体、程序和方法等特点,决定了价值评估的实效性。
首先,行动研究强调实际问题的解决,实际情境的改善程度和实践者进步的大小,实际情境改进越大,价值就越大;其次,行动研究强调研究参与者的自我评价。
随着研究过程的开展,需要对研究计划、行动措施和实际情境的变化不断地作出判断、评价和反思,并对进一步计划作出调整,直至问题得到解决,其表现为即时评价和持续评价相结合。
行动研究的局限性是和它的一些特点并存的。
以上探讨的行动研究特点是其他教育科学研究手段所不具备的优势。
这些特点不仅缩短了专职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之间的差距,而且促使他们能够结成一个研究共同体,一起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下进行某一项研究工作。
但是因为研究者人数多,各自的研究背景、知识背景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也就很容易滋生出意见分歧、工作效率不高、计划完美但实际操作却障碍重重等具体问题或矛盾。
而且由于在实际研究中不能严密控制条件,其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不够强。
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能够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否则,不仅研究工作会受阻,甚至研究共同体的氛围都可能会受到消极的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