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教师要学生不断上进,自己就必须做到。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
一句话,教师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天天向上。
陶行知一生恪守自己提出的“以教人者教己”
的箴言。
他一生始终严于律己,诚以待人;对学生既重言教,更重身教。
他说:“一个不长进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兴教人的。”
他还认为“教师的天职是自化化人”
,师生之间应该“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
。
随后他又在《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一文中再次强调:“教育是教人化人。
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
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
据操震球回忆说:“陶先生在取、予之间表现出高尚的情操,体现出他的人生价值,鲁迅先生赞美老黄牛,说它‘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陶先生的确是这样。
他自辞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执行秘书后,担任晓庄师范校长,与学生同甘共苦,每月吃四块钱伙食,着短衣,穿草鞋,只知其乐,不觉其苦。
晓庄被封后与我在上海度过一个绝粮的日子,仍然是怡然赋诗。
其中有一首题为《无量福》:‘三个蟹壳黄(沪语叫烧饼),两碗绿豆粥,吃到肚子里,共享无量福’。”
在重庆育才学校时,他宁愿同师生每天喝两顿稀饭,也不愿接受国民党提出的派来督学后学校便可拿津贴的条件。
他深信自己从事的是教人求真的事业,始终与师生生活、学习、劳动在一起。
他还乐于解囊相助无钱治病的学生医好疾病。
陶行知无论是在晓庄学校还是在育才学校,都以“爱满天下”
的伟大情操感化着每一个学生,收到了“教人化人”
的成效。
陶行知十分反对生硬的说教,认为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事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
早在1919年7月,他指出:“劝人勿赌博,勿饮酒,这都是消极的禁止。
至于积极的办法,要使他们时常去做好的事情,没有机会去做坏的事情。
在学校中,常常有正常的游戏活动,兴味很好,自然没有工夫去做别的坏事了。”
他还特别强调:“办学如治水,我们必须以导河的办法把学生的精神宣导出去,使他们能在有益人生的事上去活动。
倘不能因势利导,反而强事压制,那么决堤泛滥之祸不能幸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