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足衣足食而不乐于业,则事外虽无冻馁之虞,事内不免劳碌之患。
彼持衣食以为职业教育主义者,是忽乐业之道也。
此衣食主义之不适于职业教育者五也。
且职业教育苟以衣食主义相号召,则教师为衣食教,学生为衣食学。
无声无臭之中隐然养成一副自私之精神。
美国人士视职业教育与学赚钱(Learningtoearn)为一途,有识者如杜威(Dewey)先生辈,咸以其近于自私,尝为词以辟之。
吾国当兹民生穷蹙之际,国人已以衣食为口头禅,兴学者又从而助长其焰,吾深惧国人自私之念,将一发难餍矣。
此衣食主义之不适于职业教育者六也。
是故衣食主义为众弊之渊薮,欲职业教育之有利无弊,非革除衣食主义不为功。
衣食主义既多弊窦,生活主义又太宽泛,二者皆不适用于职业教育,然则果应以何者为正当之主义乎?曰,职业作用之所在,即职业教育主义之所在。
职业以生利为作用,故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
生利有两种:一曰生有利之物,如农产谷,工制器是;二曰生有利之事,如商通有无,医生治病是。
前者以物利群,后者以事利群,生产虽有事物之不同,然其有利于群则一。
故凡生利之人,皆谓之职业界中人,不能生利之人,皆不得谓之职业界中人。
凡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得谓之职业教育;凡不能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不得谓之职业教育。
生利主义既限于职业之作用,自是职业教育之特别目的,非复如生活主义之宽泛矣,此其一。
以生利主义比较衣食主义尤无弊窦之可指,故以生利主义为准绳,则不能生利之赖子、乞丐、盗窃与养成之者,皆摈于职业教育之外矣,此其二。
学校既以生利为主义,则足于衣食而不能生利者无所施其遁避,此其三。
父母莫不欲其子女之能生利,职业教育苟以生利为主义,自能免于施舍之性质,自好者方将督促子女入学之不暇,又何暇反加阻力乎?此其四。
职业既以生利为作用,吾人果采用生利主义以办职业教育,则生利之方法,即可为职业教育方法之指针,此其五。
职业教育既以养成生利人物为主义,则其注重之点在生利时之各种手续,势必使人人于生利之时能安乐其业,故无劳碌之弊,此其六。
生利主义侧重发舒内力以应群需,所呈现象正与衣食主义相反。
生产一事一物时,必自审曰:“吾能生产乎?吾所生产之事物于群有利乎?”
教师学生于不知不觉中自具一种利群之精神,此其七。
不特此也,能生利之人即能得生活上一部分之幸福;而一衣一食亦自能措置裕如。
不能生利之人,则虽有安富尊荣亦难长守。
故惟患不能生利,不患不得生活之幸福与温饱。
然则生利主义既无生活主义之宽泛,复无衣食主义之丛弊,又几兼二者之益而有之,岂非职业教育之正当主义乎?
生利主义之职业师资—职业教育既以养成生利人物为其主要之目的,则其直接教授职业之师资,自必以能生利之人为限。
盖己立而后能立人,己达而后能达人,天下未有无生利经验之人而能教人生利者。
昔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孔子岂故为拒绝哉?亦以业有专精,事有专习,孔子之不知农圃,亦犹老农老圃之不知六艺耳。
由是以推,无治病之经验者,不可以教医;无贸易之经验者,不可以教商。
凡百职业,莫不皆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