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落实到位、真正尊重小孩(老百姓、邻居)以之为师的理论与实践的伟大探索。
他说,“应该‘承认小孩子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所以教育者必须向儿童学习,‘不拜儿童做先生,就做不好先生’”
。
这种方式实现了教育与生活的结合,提高了教育的及时性,推动了全民学习从可能成为现实,繁荣了当时的大众教育、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多角色多通道地实现了教育创新。
5.找到了教育普及的简易办法
教育如何普及?平民交不起学费怎么办?陶行知推行“小先生”
的这一创举,是在当时穷困的旧社会当中,为穷人用笨办法办好教育的方法,是让大众能吃上“粗茶淡饭”
的好办法。
他说:“中国要普及的是劳苦大众所需的‘粗茶淡饭的教育’。
这种教育不是‘摩登女郎之金刚钻戒指’,而是‘冰天雪地里穷人的窝窝头和破棉袄’。”
我们现当代儿童教育也在追求普及与普惠,“小先生”
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无论如何,对于教学相长,对于加强对儿童教育的普遍关注,肯定是有莫大的促进作用。
6.其他借鉴与启示
陶行知毕生“为民立教、为民兴学”
,为实现“教育为公”
而不懈努力。
小先生制,指出了当时我们所处穷国大国状态下的普及教育原则、方案、方法。
他的贡献除了在教育思想史上的创见,在教育实践上的探索,还在于他所取得的卓越功绩,献身中国教育的精神。
教育的本质是为人服务,其活力就在于创新。
教育创新,是陶行知一生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体现,是他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不断挑战,不懈前行的生命绽放。
我们现在又能如何从中实现创新,提高学生积极性,展现学习多样化与多元化,实现小先生制的教育超越?这对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尤其能显示出重要价值。
可以变“死教育”
为“活教育”
,变“僵化教育”
为“活力教育”
,充分体现“活到老,学到老”
的无限生机。
小先生制建立了教育四要素之间的链接与互动,真正打破了教育和受教育空间的封闭界限、时间阶段的局限,破局创新,灵活共享,实现了教育公益、教育为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