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解放孩子的大脑,方为当务之急!
当代儿童教育,在智力竞争上一直在变本加厉,比如英语、数学学习日趋低龄化,各类这秀那赛的门槛日益开放化、平民化。
其实,按照儿童生理与心理规律,顺其自然,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之一。
解放孩子大脑,是摒弃成人世界固有的观念、成见、曲解、幻想的必由之路,也是发挥其创新创造能力的最佳举措。
2.解放双手
现在的孩子,普遍自理能力弱。
因为他们在生活中劳动、自我服务、动手的机会非常少,倒是玩手机网络游戏的时间增多了。
“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只有把孩子们的双手从教辅题海、家长老师全方位立体式保姆般照顾,以及各种电子终端娱乐机械中解放出来,他们才能用这双稚嫩的手去触摸、体验劳动的尊严与生命的质感。
3.解放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一方面我们要从生理学上说保护眼睛,把他们从电视、网络、手机等视觉媒体中解放出来,避免成为“机器控”
或低头一族。
另一方面,我们要把儿童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中解放出来,避免他们成为无益于社会的小书呆子,避免他们成为目光呆滞、思维僵化的下一代。
4.解放嘴
我们似乎有足够的理由,不让儿童多说话。
大人说什么,儿童就听什么,听完照着做,这就是我们传统教育模式中最受欢迎的“听话”
的孩子。
陶行知指出:“小孩子得有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
这针对许多学校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只能说长期压抑了儿童的表现欲、思维与创造能力。
高年级的儿童可以多表达,多讨论;小一些的孩子,也应该鼓励他们的童言稚语,引导并给予他们熟能生巧的机会。
5.解放空间
现在较普遍存在着因为安全等原因,将儿童的活动限定在很狭窄很有限的范围内。
大有因噎废食,温室养花之嫌。
从教育的基本四要素(家庭、学校、社会、自我)之间的关系来看,儿童由于自身局限,其受教育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相关性很大。
解放空间,即是加强环境联动,主动扩大儿童的视野,包括融入大自然,接触社会,与陌生人交流互动等。
从儿童成长规律来说,给予他们广阔的空间,有利于生命活力得到张扬,创造力得以发挥。
6.解放时间
多少年来,似乎从未改变——儿童的课余在干什么?陶行知认为:“现在一般的学校把儿童的时间安排得太紧……把儿童的全部的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
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
具体而言,学校应当真正地减负,少布置作业,特别是诸如大量重复抄写或强制背诵等机械的内容。
把时间释放到自主阅读积累、体育锻炼、动手劳动或实践等方面去,同时整个社会逐渐形成“行行出状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