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自然远不及大彩伞的高明。
但是,能知道自己的不高明,我们的鉴赏眼已有几分进步了。
我的学书学画的动机,即肇始于此。
我的美术研究的兴味,因了这次灯会期间的彩伞的试制而更加浓重了。
去年的春天,我乡又发起灯会。
这是我生所逢到的第三次,但第二次我糊口于远方,未曾亲逢,我所亲逢的这是第二次。
照上述的因缘看来,去年我应该踊跃参加。
然而不然,我只陪了亲友勉强看几次灯。
非但自己不制作,有时连看都懒得。
这是什么缘故?一时自己也说不清,大约要写完了这篇文章方才明白。
言归本题:最有力地抽发我的美术研究心的萌芽的,是上述的玩具和花灯。
然而,给我的视觉以最充分的粮食的,也只有这种玩具和花灯。
那种红沙泥模型的塑印,原是很幼稚的一种手工,给孩儿们玩玩的东西,说不上美术研究。
那种彩伞的制作也只是雕虫小技,仅供消闲娱乐而已,不能说是正大的美术创作。
然而前面说过,世间一切美术的建设与企图,无非为了追求视觉的慰藉。
上两者在美术上虽是玩具或小技,但其对于当时的我,一个十来岁的儿童,的确奏了极伟大的美术的效果,给了我最充分的视觉的粮食。
因为自此以后,我的年纪渐长,美术研究之志渐大,我的经历渐多,美术鉴赏之眼渐高。
研究之志渐大,就舍去目前的小慰藉的追求而从事奋斗,鉴赏之眼渐高,就发现眼前缺乏可以慰藉视觉的景象,而退入苟安,陷入空想。
美术是人生的“乐园”
,儿童是人生的“黄金时代”
。
然而出了黄金时代,美术的乐园就减色,可胜叹哉!
怎样会减色呢?让我继续告诉我的读者吧,为了上述的因缘,我幼时酷好描画。
最初我热心于印《芥子园人物谱》。
所谓印,就是拿薄纸盖在画谱上,用毛笔依样印写。
写好了添上颜色,当作自己的作品。
后来进小学校,看见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铅笔画临本》《水彩画临本》,就开始临摹,觉得前此之印写,太幼稚了。
临得惟妙惟肖,就当作自己的佳作。
后来进中学校,知道学画要看着实物而描写,就开始写生,觉得前此之临摹,太幼稚了。
写生一把茶壶,看去同实物一样,就当作自己的杰作!
后来我看到了西洋画,知道了西洋画专门学校的研究方法,又觉得前此的描画都等于儿戏,欲追求更多的视觉的粮食,非从事专门的美术研究不可。
我就练习石膏模型木炭写生。
奋斗就从这里开始。
大凡研究各种学问,往往在初学时尝到甜味,一认真学习起来,就吃尽苦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