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每个拐点都标注着祖父手写的“换火点”
。
他猛地将银簪插入控制台的接口,星能炉的温度曲线瞬间被金纹牵引,升温斜率变得平缓,5800℃→5900℃→6000℃,当峰值温度稳定在阈值内时,缓冲层的啸鸣声突然消失,炉壁渗出的煞力被金色能量逼回刻度里。
“转化效率70%!”
小林的尖叫刺破紧张的空气。
监测屏上,母矿能量正顺着双温曲线转化为纯净的“黑洞校准能”
,其中60%来自6000℃的高效阶段,40%来自5000℃的稳定输出,两种能量在炉芯凝成螺旋状,像两条缠绕的金龙。
观战区的善念值冲破66.9亿,王栓柱的首播画面里,他孙子用蜡烛在纸上烤出的螺旋纹,竟与炉芯的能量轨迹一模一样,“爷爷,火也会跳舞!”
张叙舟望着炉壁上逐渐清晰的“第七次轮回”
全图,觉醒期的标记旁,浮现出祖父的小字:“轮回不是重复,是在稳与锐之间找活路。”
星能炉突然轻颤,吐出的校准能顺着管道流向黑洞坐标仪,仪器屏幕上的误差数值开始收缩:73光年→50光年→30光年,每跳一下,银簪就与炉壁的青铜纹共振一次,仿佛两个时代的匠人在击掌。
护江力的指针疯狂回弹,139950→140200→140400(+450点)。
当最后一缕能量注入完成,星能炉的冷却系统自动启动,5500℃的温度像温柔的手,轻轻抚平炉壁的纹路。
苏星潼突然指着炉底的排水口,那里渗出的冷却液在地面汇成半张星图,与祖父实验室的能量引导装置接口严丝合缝——原来双温调节法不仅是为了转化能量,更是在为后续的“引导装置对接”
预热炉体。
离开控制室时,张叙舟摸了摸还插在控制台的银簪。
簪身的平衡曲线与炉壁的轮回刻度重叠处,正闪烁着“实验室”
三个字,像祖父留下的路标。
他突然懂了这场温控之争的深意:所谓极致,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是像双温调节法这样,让稳的根基托着锐的锋芒,让两个时代的智慧,在星能炉的烈焰里熔成一脉相承的光。
作者“张宗弘”
推荐阅读《岷江神工》使用“人人书库”
APP,访问renrenshuku下载安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