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赫然在列;必修课程项中,如教育概论、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测量与评估、实习及毕业论文等科目,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民众教育学系“本系必修课程”
完全一致。
[106]笔者专门比照过两所学校相关课程,结果发现,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民众教育系课程是以普通高校教育学系课程为参照,而普通高校教育系中的“普通教育法”
“教育哲学”
“儿童及青年心理”
,在民众教育系而化身为“民众教育实施法”
“民众教育哲学”
“成人学习心理”
等,社会教育教育化趋势明显。
[107]有此作基础,高践四、俞庆棠、刘季洪、庄泽宣、王公度等人如此提议,实现的可能性大为增加。
会后由事务所根据年会决议专案呈请,很快接到教育部教字第15463号批示:“查该原呈所请,事关增加学系,应留待考虑。
惟关于社会教育之研究实属必要,应由该大学就教育学院教育系之相当科目内,列入社会教育之教材,或酌设关于社会教育之科目,列为必修课程,已令饬该大学审议具复,以凭核办”
,本社奉批后,复函该大学李校长以促其早日实现。
[108]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专门函复社教社,该校将“民众教育”
从选修改为必修。
[109]社教社社员、社会教育司科长钟灵秀对此给予高度评价:“预料今后此项已受训练之专门人员,必日益增加,以应社会之需要,而社会教育民众教育事业之发展,必有与年俱进之势”
。
[110]将之视为一种社会教育人才培养的良好去向。
第一届年会陈独醒的提案希望能借助教育行政力量,使得各地民众教育馆优先聘用民众学校毕业生,以此促进社会教育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他提出:“民教专校及民教实校之创设,其目的在造就社教专门人才,俾毕业之后,得以分赴各地提倡与实施社教事业,其重要与迫切,不言而知。
惟查顷来各地民教馆等所聘任之职员,大都均系普通中学或师范学校之毕业生,用非所学,乏善可陈,而于有充分社教训练之民教、民实毕业生,反无插足顾问之余地,如此现象,实致社教前途无进展之可能。
且使社教人才,反流于学非所用之地步与痛苦,宁非可叹,独醒有鉴于此,乃有是按之提出也。”
他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由本社具呈教育部请求通令各省教厅,凡各地民教馆、图书馆等机关工作人员,应尽先聘任民教、民实之毕业生,并调查现任各地办理社教职员之履历,如有资格不符者,应令撤换,向本社聘请,如此社教前途,庶有豸焉”
[111]。
揆之史实,陈独醒所言情况,的确广泛存在于各地社会教育机关人员聘任中。
为了谋求民众教育馆馆长一职,军政长官之间请托之风盛行,如国民党要员刘斐向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函荐其少年同学杨某出任湖南省立民众教育馆馆长,以取代原任馆长段辅尧。
[112]其他各地也多有此类情况发生,成为一种“心照不宣”
的惯例,“张三有势力,张三就可以当馆长,李四与张三有关系,李四就可以到馆里去当主任当馆员。
社会上人是如此看,教育行政的人也是如此看,甚至民众教育馆本身的人也是作如此看”
[113]。
一旦有社会教育机关主管人员任命超越“惯例”
,其工作难于开展,只好“挂靴而去”
。
[114]由此可见,这种难题的解决绝不是仅仅如陈氏建议教育厅下令就可迎刃而解,这已经涉及社会教育人才资格和遴选标准问题,社教社亦先后为之努力过,并最终在制度上得以实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