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三散文发展的基本脉络(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将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东汉以后,书、记、碑、铭、论、序等文体日渐发展,抒情小赋也开始盛行。

具体来说,汉代初年,政论散文有着重要的发展。

贾谊(前200—前168)是西汉初年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过秦论》总结了秦代灭亡的原因,汲取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教训,发展了先秦的民本思想。

他的散文善用比喻,语言富于形象。

除贾谊外,汉初还有不少散文家,他们的文章或论秦之得失,或针砭时弊。

其中晁错和邹阳成就较高,晁错以《守边劝农疏》和《论贵粟疏》两篇散文最为著名。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引经据典、典雅醇正的文风遂成为文坛主流。

司马迁的《史记》也出现在这一时期。

它将先秦历史散文又大大向前发展了一步,对后代叙事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史记》的影响下,东汉产生了不少历史散文著作,班固的《汉书》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赋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文体。

“赋”

的名称始于战国赵人荀卿的《赋篇》,到后代逐渐形成了特定的体制。

赋这种文体非常讲究文采和音韵,兼具诗歌和散文的双重性质,接近散文的称“文赋”

,接近骈文的称“骈赋”

汉代兴盛的主要是“大赋”

大赋多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结构宏大,内容上以写物为主,以润色鸿业为目的,兼有劝诫讽喻;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叙渲染,以铺张扬厉的手法和博富绚丽的辞藻对事物作穷形极貌的描写。

汉初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司马相如(前118—前179)的《子虚赋》《上林赋》,西汉末年扬雄(前53—18)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河东赋》,班固的《两都赋》,东汉张衡(78—139)的《二京赋》,都是汉赋的名篇。

东汉以后还渐渐兴起一种抒情小赋,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或针砭现实;艺术上虽然继承了大赋铺排手法,但较汉大赋简洁朴素得多,并且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代表性的作品有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两汉之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而思想活跃,儒家思想遭到冷遇而老庄思想盛行,这种社会现状也影响了散文的发展。

建安时期的三曹、王粲首先摆脱了汉末板滞的文风,各自取得了突出成就。

而正始时期的文人们慑于当时的文化高压政策而崇尚清谈,文风又趋之玄远。

从西晋至南朝,重文采、尚华丽的文风盛行,骈文风靡一时,垄断文坛。

到了东晋末年,陶渊明又以清新流利的笔调为文坛注入一股清风。

就南北朝而言,比起南朝的低迷,北朝散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例如,郦道元的《水经注》为历代文人所称道。

唐代初期骈俪文风盛行。

及至中唐,韩愈大力反对浮华的骈俪文,提倡作古文,一时从者甚众,后又得到柳宗元的大力支持,古文创作日渐复苏,文学史上称其为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一方面是为了纠正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现实政治的需要。

韩愈、柳宗元等主张文以载道,强调“不平则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玩家能成神重生之娱乐圈事件簿破浪逆天仙尊2枕上欢宠:隐婚总裁难伺候文娱从自媒体开始邪王,请放过大秦从献仙药开始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我在日本当剑豪穿进古早虐文里当妈粉求求你当个正经法师吧我在火影修仙左苏我差亿点成了普通人最强仙尊重生都市没金手指照样无敌梦魇侵袭:我变成了怪物!直播:开局证明无限多元宇宙大唐黑脸神我真不是法爷升平乐大佬从娱乐模拟开始昼夜[综英美]改造基地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