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三散文发展的基本脉络(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三、散文发展的基本脉络

banner"

>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和其他的文体一样,都受到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文化和历史变迁的影响,不同时代的散文显示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和社会风貌。

殷商之时,文字初创,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普遍迷信鬼神,所以一些甲骨小辞、易卦卜辞等成为最早的文字和文学。

这些文字篆刻在动物兽骨上,简质古奥,主要是为了记事。

虽然它们已经具备了“散文”

的一些特征,但只是记事达意而已,谈不上文采和意趣。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王纲解纽,礼崩乐坏;私人讲学,处士横议;各持己见,百家争鸣,社会思潮空前活跃,于是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应运而生,促成中国散文形成了第一个繁荣发展的局面。

诸子散文以诸子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历史散文以历史题材为主,如《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无论是诸子散文还是历史散文,这一时期散文的主要特色就是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浓厚的政治色彩。

《论语》和《孟子》是诠释以“仁”

为核心的儒家思想的著作。

《论语》是记录孔丘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其中多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但是言简意赅,含蓄隽永,蕴含着极大的智慧和丰富的道理;《孟子》记载孟轲的言论。

孟子长于辩论,因此书中语言明快,富于鼓动性。

《墨子》宣扬了墨家“兼爱”

的主张,语言朴素,说理明确,逻辑性很强,《兼爱》《非攻》等篇极具代表性。

《庄子》则代表道家“无为而治”

的主张,《庄子》散文在诸子散文中独具魅力,这表现在作者丰富而奇幻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善用寓言,长于譬喻,使文章在恣意表达的同时富于趣味,在诸子散文中最具文学意味。

《韩非子》代表法家的主张,文章结构严谨,锋芒锐利,说理深刻。

《荀子》散文的特点在于论点明确、条分缕析、层次清楚、词汇丰富。

《吕氏春秋》是秦丞相吕不韦门客的集体创作,它包括八览、六论、十二纪,兼有儒、道、墨、法、农诸家学说,书中保留了大量先秦时期的文献和佚事。

它的特点是层层深入,条理清晰,并且善用寓言,长于譬喻,在说理的同时,又富于形象性。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共18万字,记载了春秋240年间(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言论,以及天道、鬼神、灾祥、占卜之事。

这部编年体史书叙事精彩,情节紧凑,战事描写尤为出色,又重视记录辞令,善于刻画人物,语言精练,是先秦历史叙事文成熟的代表之作。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分别记载了周王朝及诸侯国之事,记言多于记事,所记大多为当时较有远见的开明贵族的话语。

《战国策》作者不可考,现版本为西汉刘向辑成,同《国语》一样,也是分国记事,记载了西、东周及秦、齐、楚、赵等诸国之事,内容是谋臣策士的种种活动及辞说。

其文章特点是长于说事,善用比喻,人物形象极为生动。

总之,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继先秦而起的两汉,国势强盛,经济文化比较发达,而且思想政治也颇有特点,于是汉代之文也因时而变。

为适应统一大国弘扬帝业的需要,汉赋这种文体崛起并迅速发展,成为汉代最有时代特征的文章样式,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等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

同时,适应汉王朝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政论散文和历史散文也取得了重要成绩,如《史记》《汉书》等不朽之作的产生,标志着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玩家能成神重生之娱乐圈事件簿破浪逆天仙尊2枕上欢宠:隐婚总裁难伺候文娱从自媒体开始邪王,请放过大秦从献仙药开始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我在日本当剑豪穿进古早虐文里当妈粉求求你当个正经法师吧我在火影修仙左苏我差亿点成了普通人最强仙尊重生都市没金手指照样无敌梦魇侵袭:我变成了怪物!直播:开局证明无限多元宇宙大唐黑脸神我真不是法爷升平乐大佬从娱乐模拟开始昼夜[综英美]改造基地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