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二散曲的文体特征和发展脉络(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二、散曲的文体特征和发展脉络

banner"

>

人们通常所说的“曲”

,包括剧曲与散曲。

剧曲指的是杂剧、南戏、传奇等长篇戏曲的曲辞;散曲则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新的抒情诗体。

由于它与词在文体特征上有诸多相似之处,所以我们将其与词放在一起讨论。

散曲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

它最早出现于何时,难以考订。

大约源于宋、金时期民间流行的曲词。

同时,少数民族乐曲流入中原并与中原音乐融合,导致传统的词和词曲不能再适应新的音乐形式,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歌曲形式——散曲。

散曲起源于北方,故又称北曲,至元代最为兴盛,元人称其为“乐府”

或“今乐府”

散曲之所以称为“散”

,是与元杂剧的整套剧曲相对而言的。

作家纯以曲体抒情,与科白情节无关,这就是“散”

的含义。

从文体上看,它有以下特点。

第一,在语言方面,虽然讲究格律,却吸收了口语自由灵活的特点,往往呈现出口语化、散文化的特征。

第二,在艺术表现方面,它比近体诗和词更多采用“赋”

的手法来铺陈叙述,呈现出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特征。

第三,押韵比较灵活,可以平仄通押,句中还可以加衬字。

一般来说,衬字可多可少。

衬字具有明显的口语化、俚语化特征,能够使曲意更加明朗活泼。

第四,每首散曲都有曲牌,且属于一定的宫调。

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句数、平仄和用韵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定。

因此,每首散曲前面往往冠有类别名、宫调名、曲牌名和曲题名。

第五,散曲的类型包括小令、套数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

小令,又叫“叶儿”

,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

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基本特征。

但还有一种联章体,是由数支小令联合而成,又称“重头小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玩家能成神重生之娱乐圈事件簿破浪逆天仙尊2枕上欢宠:隐婚总裁难伺候文娱从自媒体开始邪王,请放过大秦从献仙药开始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我在日本当剑豪穿进古早虐文里当妈粉求求你当个正经法师吧我在火影修仙左苏我差亿点成了普通人最强仙尊重生都市没金手指照样无敌梦魇侵袭:我变成了怪物!直播:开局证明无限多元宇宙大唐黑脸神我真不是法爷升平乐大佬从娱乐模拟开始昼夜[综英美]改造基地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