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四七言绝句(第9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②朱雀桥:六朝时金陵朱雀门外横跨秦淮河的大桥,邻近乌衣巷。

故址在今南京聚宝门的镇淮桥。

③旧时:指晋代。

【评析】

《乌衣巷》是诗人刘禹锡《金陵五题》中的著名绝句。

这是一首怀古诗,借描写乌衣巷的今日风景,感慨六朝士族的消逝,并寄寓对历史的思索。

第一句突出“野草花”

野草野花滋蔓在曾经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可见朱雀桥已是何等荒凉。

第二句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

“斜”

字用得极妙:一为夕阳西下,日薄西山的惨淡景象;一为残破景象的写照,乌衣巷衰草乱生,杂物横积,人迹罕至,斜阳笼罩着荒凉的乌衣巷。

诗人运用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法,在朱雀桥后填上野草花,在乌衣巷口挂上夕阳,当年的繁华与今日的破败立刻构成鲜明的对比。

这种历史巨变、盛衰兴亡的转折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得到充分体现。

诗人举重若轻,怎么展现历史的巨“大”

变迁?择取王、谢两大家族的没落。

怎么展现两大家族的没落?择取燕子这一“小”

物。

“旧时”

二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

“寻常”

二字,则强调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

燕子冬去春归,同一地点,曾经是“王谢堂”

,现在为“百姓家”

,两者的反差,反映世事变化,富贵无常,从中不难体会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辑评】

不言王、谢堂为百姓家,而借言于燕,正诗人托兴玄妙处。

——明·唐汝询《唐诗解》

若作燕子他去,便呆。

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

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

总见世异时殊,人更物换,而造语妙。

——清·徐元梦《历代诗发》

【相关资料】

孙晓明:《夕阳下的挽歌——读刘禹锡的七绝〈乌衣巷〉》,《中文自修》1995年第2期。

庄筱玲:《悲欣交集的凭吊——〈乌衣巷〉的一种解读》,《古典文学知识》2000年第2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锦衣玉令我从凡间来三界劳改局美食征服全星际[直播]萨尔桑娜篡位皇帝的后悔药漫威十二符咒曲线升迁:权道情谋西游化龙藏锋恰逢雨连天我伪装成了美少女的第二人格重生1997拜师九叔蚀骨痴缠病娇厂督的小宫女捡到一个神光棒三国:我杀敌就能变强重生嫡女她福运旺旺踏出生天梦魇侵袭:我变成了怪物!流放前我已经富可敌国了御前心理师超神学院武道天使之旅师兄全员皆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