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月如霜”
的苦寒环境中飘来呜咽的羌笛声,怎能不引起征人缕缕不绝的乡思?“尽”
字塑造了征人回头痴痴望乡的形象,道尽征人久戍边地的悲凉。
回头“望”
的动作成为生活中可以支撑他们生存下去的动力,故乡的回忆成为他们远离迷惘的精神食粮。
【辑评】
其《受降城闻笛诗》,教坊乐人取为声乐度曲。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
绝句,李益为胜,《回乐峰》一章(按,即指《夜上受降城闻笛》),何必王龙标(王昌龄)、李供奉(李白)!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
七言绝,开元以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
——明·胡应麟《诗薮》
高格、高韵、高调,司空侍郎所谓“反虚入浑”
者。
——清·李慈铭《越缦堂书简端记》
沙如雪,月如霜,上下交映,已觉苦寒,更闻芦管之声,益增凄恻,而征人触动离愁,安得不望乡以思归也?
——清·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
对苍茫之夜月,登绝塞之孤城,沙明讶雪,月冷凝霜,是何等悲凉之境!
起笔以对句写之,弥见雄厚。
后二句申足上意,言荒沙万静中,闻芦管之声随朔风而起。
防秋多少征人,乡愁齐赴,则己之郁伊善感,不待言矣。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相关资料】
陈志明:《一首天下传唱的七绝——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赏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2期。
李政,张秀平:《明月戍楼闻笛赋,为何欢喜为何愁——读高适〈塞上听吹笛〉与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语文知识》2003年第3期。
姜华忠,曹金鑫:《雪月黯旅思笛起动征魂——〈塞上听吹笛〉〈夜上受降城闻笛〉比较阅读》,《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2007年第3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①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②,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③,绝胜烟柳满皇都④。
【注释】
①呈:恭敬地送给。
张十八员外:指张籍,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②天街:唐时长安城朱雀门大街亦名天门街,简称天街。
酥:奶油。
方世举注引《玉篇》:“酥,酪也。”
此处形容小雨滋润着早春的土地,使之变得松软湿润起来。
③最是:正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