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且如”
以下言土著之民亦不堪赋役,不独征人也。
“君不见”
以下举青海之故,以明征南之必不返也,不言南诏而言山东、言关西、言陇右,其词哀怨而不迫如此。
曰“君不闻”
“君不见”
有诗人呼祈父之意焉。
是时国忠方贵盛,未敢斥言之。
杂举河陇之事错互其词,若不为南诏而发者,此作者之深意也。
——清·钱谦益《杜诗笺注》(又名《钱注杜诗》)
只写形色,不言所事,如风**来,令人目眩。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此体创自老杜,讽刺时事而托为征夫问答之词。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小雅》遗音也。
篇首写得行色匆匆,笔势汹涌,如风潮骤至,不可逼视。
以下出点行之频,指出开边之非,然后正说时事,末以惨语结之。
词意沉郁,音节悲壮,此天地商声,不可强为也。
——清·乾隆帝《唐宋诗醇》
以人哭起,以鬼哭住,照应在有意无意,章法最奇。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
结与起对看,悲惨之极。
见目中之行人,皆异日之鬼队也。
此诗之意,务令上之人知好战之害与民情之愁苦如此。
而居高者每不知,所以不得已于作也。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相关资料】
唐长孺:《〈兵车行〉写作年代质疑》,《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3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何锡光:《论〈兵车行〉在杜诗创作历程中的地位》,《杜甫研究学刊》1995年第3期。
秦绍培:《关于杜甫〈兵车行〉的现代思考》,《杜甫研究学刊》1996年第3期。
戴建华、陆精康:《〈兵车行〉本事系年考》,《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4期。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①。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②,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③。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④。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⑤。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