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四歌行体(第1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重男轻女的时代,这可以看作一个悖论,其中所包含的无可奈何的悲愤,发人深思。

这首七言歌行多处使用顶真手法,累累如贯珠。

用韵平仄相间,错落有致,很好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激**。

诗中还运用了对话方式和民间口语,寓抒情于叙事当中,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有着巨大的感染力,是一首能体现“诗史”

特征的力作。

【辑评】

齐梁以来,文人喜为乐府词,往往失其命题本意……唯老杜《兵车行》《悲青坂》《无家别》等篇,皆因事自出己意立题,略不更蹈前人陈迹,真豪杰也。

——宋·蔡启《蔡宽夫诗话》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寻常读之,不过以为漫语而已,更事之余,始知此语之信。

盖赋敛之苦、贪暴之苦,非无访察之司、陈述之令,而言之未必见理,或反得害。

不然,虽幸复申,而异时疾怒报复之,祸尤酷。

此民所以不敢言也,虽言“敢”

字,曲尽事情。

——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

(杨伦)注谓玄宗用兵吐蕃而作,是已,然未详。

按《唐鉴》:天宝六载,帝欲使王忠嗣攻吐蕃石堡城,忠嗣上言:“石堡险固,吐蕃举国守之,非杀数万人不能克,恐所得不如所亡,不如候衅取之。”

帝不快。

将军董延光自请取石堡,帝命忠嗣分兵助之。

忠嗣奉诏而不尽副延光所欲,盖以爱士卒之故。

延光过期不克。

八载,帝使哥舒翰攻石堡,拔之,士卒死者数万,果如忠嗣之言。

所以有“边庭流血”

等语。

——明·王嗣奭《杜臆》

此章是一头两脚体。

下面两扇,各有起结,各换四韵,各十四句,条理秩然而善于曲折变化,故从来读者不觉耳。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天宝十载,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士卒死者六万。

杨国忠掩其败状,反以捷闻。

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

人闻云南瘴疠,士卒未战而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

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

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

此诗序南征之苦,设为役夫问答之词。

“君不闻”

以下言征戍之苦、海内驿骚,不独南征一役为然,故曰“役夫敢申恨”

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锦衣玉令我从凡间来三界劳改局美食征服全星际[直播]萨尔桑娜篡位皇帝的后悔药漫威十二符咒曲线升迁:权道情谋西游化龙藏锋恰逢雨连天我伪装成了美少女的第二人格重生1997拜师九叔蚀骨痴缠病娇厂督的小宫女捡到一个神光棒三国:我杀敌就能变强重生嫡女她福运旺旺踏出生天梦魇侵袭:我变成了怪物!流放前我已经富可敌国了御前心理师超神学院武道天使之旅师兄全员皆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