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有孩子笑了,开始争抢录音机会。
只有岩温?站在远处,静静看着。
第三天清晨,她在无人时走进房间,门关上的瞬间,录音自动启动。
起初五分钟,什么也没发生。
然后是一声极轻的吸气,像冰层裂开的第一道缝。
接着,她用傣语缓缓说起梦。
她说每晚都会梦见妹妹穿着红裙子站在桥上,河水涨得很快,她想伸手却动不了。
她说她答应过妈妈要照顾好妹妹,可那天她在家背书,让妹妹一个人去河边洗脚。
“如果我去的是我……”
她的声音骤然塌陷,停顿良久,才又挤出几个字:“我想恨我自己,可我又好想她。”
录音持续了三十七分钟。
期间她多次停下喘息,又重新开始。
最后她说:“我知道她可能已经不在了。
但我还是每天早上对着镜子说‘??今天也要好好吃饭’,假装她在听。”
陈默没有打断,也没有立即出现。
等她离开后,他才进入房间,将磁带取出,并在登记本上写下:“本次为自主表达,无外部诱导,建议维持观察,暂缓干预。”
回到北京,小舟亲自听了这段录音。
他听完整遍,一句话没说,转身进了档案室,从LH-97箱中找出一盘标着“LH-214”
的磁带,放入老式播放机。
那是二十年前“倾听工程”
时期的一段原始录音,来自一名失去双亲的藏族少年。
内容几乎如出一辙:梦中的亲人、无法挽回的自责、强迫自己坚强的独白。
不同的是,那段录音后面跟着一段合成语音??温柔女声用藏语重复着:“你不孤单”
“一切都会好起来”
。
当年的研究员在日志里写道:“第17次播放后,他开始微笑。
我们认为干预成功。”
可三个月后,这名少年跳湖自杀。
遗书只有一句:“原来连痛苦都是假的,那我活着是为了演给谁看?”
小舟关掉播放器,胸口闷痛如压石。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AI会对岩温?的录音发出高危警告??不是因为她濒临崩溃,而是因为她太擅长隐藏崩溃。
这种“完美应对模式”
,正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自杀前兆。
他连夜起草了一份《隐蔽型创伤识别指南》,提出九类“非典型倾诉信号”
:过度整洁的行为习惯、极端优异的学业表现、主动承担他人情绪责任、回避肢体接触却热衷书面表达等。
他要求所有站点管理员接受培训,学会分辨那些“用安静尖叫”
的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