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迎来第十万次有效录音。
平台自动触发纪念机制,生成一份动态地图:三千二百一十七个光点在祖国版图像星辰般亮起,每一个都代表一个曾濒临崩溃却最终选择留存的生命坐标。
任艺设计的新交互系统上线首日便收到五千条“语音回信”
请求。
有人写下:“我想听一个关于原谅的故事。”
随即匹配到广西一名少年的录音:“昨天我烧掉了写满仇恨的日记本,虽然伤口还在,但我不想让它控制我了。”
另一人选择“成长”
类别,听到的是青海牧区一个小男孩的声音:“今天我敢举手回答问题了!
老师笑了,我还看见同桌偷偷给我竖了大拇指!”
最热门的一条来自新疆喀什的一所戍边小学,录音只有短短二十秒:
>“爸爸是哨兵,去年冬天站岗时冻伤了腿。
我没去过哨所,但我知道他每天都在看同一片山。
>我想让他听到:儿子长大了,再也不尿床了。”
这条语音被转发超过十万次。
有网友留言:“原来最动人的告白,从来不是我爱你,而是‘我让你放心’。”
然而,风暴也在酝酿。
某自媒体公众号发布长文《“回声行动”
:一场披着公益外衣的情感操控?》,文中质疑:“所谓匿名录音,是否实质构成未成年人心理监控?”
“捐赠者换取真实故事作为回报,是否涉嫌贩卖隐私?”
更有截图显示,个别学校张贴的通知写着“每位学生每周至少完成一次录音任务”
,被指变相强制。
舆论迅速两极分化。
支持者称其为“照亮角落的灯”
,反对者则斥之为“新时代的情绪剥削”
。
小舟团队连夜召开紧急会议。
陈默拍案而起:“这不是批评,是抹黑!
谁规定倾听必须沉默?谁说表达一定要无私奉献?孩子们愿意说,是因为他们终于有了出口!”
韩凌冷静分析:“攻击集中在两点:隐私安全与自愿原则。
我们必须立刻公布全套数据加密流程,并派遣督导组抽查试点执行情况,杜绝任何形式的任务摊派。”
任艺提出增设“退出机制”
:“任何学生可在任何时候申请删除录音,且无需说明理由。
同时增加家长知情同意书环节。”
小舟沉默良久,最后说:“我们还要做一件事??公开‘倾听工程’的真相。”
众人震惊。
“这会否影响公众信任?”
任艺担忧。
“但如果不说,我们就成了另一种隐瞒者。”
小舟目光坚定,“我们可以承认过去犯过错,但现在我们在努力修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