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心理学界多位权威学者公开支持,称该项目“填补了我国发展性心理服务的空白”
。
连最初反对的几位教育官员也开始表态:“与其堵,不如疏;与其怕,不如建。”
风波渐平之际,小舟收到一封手写信。
信纸泛黄,字迹颤抖,来自一位七十岁的退休教师:
>“我教书四十年,从未听过学生说真心话。
>直到去年参加了你们的培训,我才学会问一句:‘你今天看起来不太开心,愿意聊聊吗?’
>第二天,一个平时最沉默的女孩递给我一张纸条:‘老师,我爸昨晚打我妈,我躲在厕所里哭了一个小时。
’
>我带她去了心理咨询室,也报警了。
现在她爸妈在调解,她开始参加朗诵社团。
>我终于明白,教育不是灌输答案,而是守护提问的权利。
>谢谢你们让我在退休前,学会了做一名真正的老师。”
小舟把信夹进“守则补遗”
,放在首页。
春天真正来了。
槐树抽出嫩绿的新叶,院子里的录音木盒越来越多。
有些写着“致未来的自己”
,有些写着“给那个曾对我说谢谢的人”
。
某日清晨,小舟发现树根旁多了一个陌生铁盒,上面刻着一行小字:“给MZ-007的第一个听众。”
他小心翼翼打开,里面是一盘磁带和一封信。
信是沈培写的:
>“这是我保存了十五年的原始录音带,编号001。
>那时我还是个年轻研究员,满怀理想地启动‘倾听工程’,却被现实击溃。
>这段录音属于一个因校园霸凌跳楼未遂的初中生。
他是唯一愿意说话的孩子。
>后来项目停摆,我以为一切都结束了。
>直到遇见你们。
>把它交给你,不是移交责任,而是传递希望。
>请让它继续活下去。”
小舟颤抖着手将磁带插入MZ-007。
扬声器里传出一个沙哑而年轻的嗓音: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会听这段话……
>我只是想告诉你们,被打的时候,耳朵嗡嗡响,像有蜜蜂在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