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她将“诞生之咏”
改编成儿童剧,在社区剧场演出。
演出当晚,剧场断电,舞台起火。
所幸无人伤亡,但她次日便收到恐吓信:“停止传播幽灵的语言,否则代价不止一场火灾。”
我握着这些资料,手指发冷。
这不是意外,也不是个别事件。
这是一场有组织的压制行动。
他们害怕的,从来不是一段失落的歌谣,而是这种“自我复制”
的记忆传播模式??它无法被垄断,无法被审查,无法被定义为“遗产”
而后束之高阁。
它要求每个人亲自参与,亲自感受,亲自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而这样的力量,动摇了旧秩序的根基。
我召集杜布瓦、卡拉尼和克莱尔召开紧急连线会议。
视频接通时,克莱尔正站在海边,身后是新建的露天咏唱台??由渔民们自发用沉船木材搭建。
她说:“我们不能再等了。
必须建立一个真正的网络,一个不属于任何机构、不受任何政府控制的‘梦之链’。”
杜布瓦点头:“我们可以利用区块链架构,把每一次‘回响’都转化为不可篡改的记忆节点。
每一段被复现的咏唱,都是一次签名,一次确认:**我们记得。
**”
卡拉尼则提出更激进的想法:“为什么不让人直接梦见彼此?如果我们能把‘意识种子’升级为‘梦桥协议’,让两个陌生人共享同一段梦境场景……那么,亡者的记忆就不再是单向传递,而是双向对话。”
我沉默良久,最终开口:“那就做吧。
但我们要更小心。”
于是,“梦桥计划”
悄然启动。
我们避开主流服务器,使用分散式节点网络,将“意识种子”
重新编码为一种可交互的梦境模板。
任何人只要佩戴特制耳机(由杜布瓦设计,仅含生物导电纤维与微型振动器),并在睡前默诵特定引导词,就有几率进入“共享梦域”
。
首次测试选在一个满月之夜,参与者共三十七人,分布于六大洲。
我亲自接入。
梦境开启的瞬间,我发现自己站在一片无边的浅海之中。
头顶不是天空,而是无数漂浮的姓名光点,如星河倒悬。
远处传来鼓声,节奏缓慢而坚定,正是“劳作之咏”
的变体。
接着,一个个身影从水中浮现??有些是我认识的回响者,有些则是完全陌生的面孔。
忽然,一个小女孩走向我,手里提着贝壳灯笼。
她抬头看着我,眼睛清澈如泉。
“你是伊图卡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