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个多月后,盖着公社大红印章的批文终于送到了农场。
文书上白纸黑字写得明白:同意办学,但得限期新建校舍,验收合格才能开学。
消息一传开,整个农场都沸腾了!
社员们听说娃能在家门口上学,哪还顾得上别的?第二天天还没亮,打谷场就热闹起来。
老李头赶着牛车,把自家留着盖新房的高粱秆全拉来了,嗓门洪亮:“先紧着娃们用!
俺家房子晚两年盖没事!”
壮劳力们自发组队,扛着锄头、背着筐上山开采石料,一个个汗流浃背也不喊累;几个妇女挎着篮子,把自家菜园子的黄土挖出来打土坯,手掌磨出了水泡也不停歇。
才三天工夫,建房的材料就堆成了小山,高粱秆、石料、土坯摆得整整齐齐,连知青们都主动来帮忙搬东西。
在二队打谷场北面的缓坡上,王卫东蹲在地上,手里攥着石灰袋,仔细画出四间教室的轮廓。
他算得格外认真,生怕尺寸错了——得分成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一间教室,还得给老师留间办公室,娃儿们年龄参差不齐,教室小了可不行。
围观的知青们看得好笑,打趣道:“卫东这么上心,说不定将来要当校长呢!”
这话偏巧被路过的潘瑕听见了。
她双手抱在胸前,撇了撇嘴,故意提高嗓门:“有些人啊,打着为集体的幌子,其实就是想躲清闲,不用下地干活!”
王卫东攥着石灰袋的手紧了紧,指节都泛白了,可终究还是没反驳——他知道潘瑕嘴硬,跟她争也没用。
“潘瑕就是这脾气,嘴像刀子似的,心说不定是软的,习惯就好。”
王卫东这么安慰自己,可他没料到,后来两人的关系会因为这事慢慢变了样。
新校舍落成那天,整个农场都像过节。
四间瓦房整整齐齐排着,红砖墙透着新气,窗户框刷了白漆,连门都是新打的。
第七天一早,公社教育组的验收人员就踩着露水来了。
他们拿着尺子,一间间丈量教室尺寸,用手指敲打着新砌的石灰墙,听声音判断结不结实,连窗户上刚糊的毛头纸都掀开检查,生怕漏风。
临走时,那位戴眼镜的组长难得露出笑容:“比我们预想的好太多了,你们农场办事实在!”
转眼到了秋收,金黄的稻穗压弯了腰。
大队书记老赵从公社开完会,连家都没回就直奔农场,手里挥舞着盖着鲜红印章的批文,在打谷场上喊得嗓子都哑了:“批下来了!
咱们农场小学正式批下来了!”
社员们“呼啦”
一下围上去,争相传阅那张薄薄的公文纸,手都在抖。
几个上了年纪的妇女抹着眼泪,粗糙的手指轻轻摸着印章的纹路,像是摸着宝贝:“俺们祖祖辈辈都不识字,这下娃能上学了,俺家总算有盼头了!”
有人当场就给自家娃收拾书包,旧布缝的袋子里,装着捡来的铅笔头和用了半本的练习本。
开学那天,二十多个孩子像小麻雀似的,背着各式各样的书包挤在新教室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