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知青们最惦记的,是李婶做的小鱼汤。
有时候男知青去河边摸些小鱼小虾,李婶就把鱼内脏掏干净,仔细剔掉刺,捣碎了熬汤。
锅里的汤“咕嘟咕嘟”
冒泡,撒上葱花和胡椒粉,香味能飘出老远。
知青们捧着搪瓷碗,喝得连汤都不剩,直说“比城里饭馆的还香”
。
要是队里分了麻鸭,李婶更是有好手艺——把鸭肉剁碎,用自家酿的番薯酒泡过的鸭血一起炒,出锅时油亮亮的,咸香入味。
一盘血鸭刚端上桌,知青们就围着抢,眨眼间就吃个精光,连骨头都要嗦一遍。
李婶还总偷偷给知青们塞吃的。
她家里有腌菜坛子,里面泡着萝卜条、芥菜疙瘩,脆生生的,咸香可口。
有时候她会抓一把塞给知青,“就着窝头吃,解腻。”
秋天晒的萝卜干、豆角干,还有珍藏的鱼干,她也时不时拿出来,分给家里条件不好的知青。
这些细碎的好,像小太阳似的,让远离家乡的知青们心里暖烘烘的。
李会计家有个女儿叫李春花,那年正好十六岁,跟潘瑕差不多大。
她继承了李婶的好身材,个子高挑,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眼睛亮晶晶的,性格温婉,跟谁都合得来。
她对新知青们特别好奇,总爱凑过来跟他们说话,听他们讲城里的事儿。
潘瑕活泼,嘴又甜,见了李春花就喊“春花姐”
,还总跟她讲苏州的园林、小吃,没多久,两人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姐妹,一起去田里干活,一起回窑洞睡觉,有啥悄悄话都跟对方说。
王卫东因为要给新知青安排活儿,跟李春花接触也多。
有次两人在田埂上歇晌,王卫东无意间问起李春花的文化程度,李春花低下头,小声说:“只念过三年小学,后来就没念了。”
王卫东追问为啥,李春花叹了口气:“这附近没有小学,要上学得翻好几座山,走二十多里路去公社。
那山路不好走,还有野狼,好多孩子去了一次就不敢去了,我弟弟就是,读了不到一年,说啥也不去了。
爹娘要在地里干活,哪有时间天天送我啊。”
她说着,眼里满是惋惜,还有对读书的渴望。
王卫东看着她落寞的样子,心里一动,说:“春花妹子,你要是真想读书识字,有空我教你呗。
我念过初中,教你认认字、算算数,还是没问题的。”
“真的吗?卫东哥!”
李春花猛地抬起头,眼睛亮得像星星,脸上绽开笑容,比三月的桃花还好看,“我太想学了!
谢谢你卫东哥!”
她激动得连连点头,双手都攥紧了。
从那以后,只要生产队活儿不忙,王卫东就抽时间教李春花。
有时候拿本旧课本,教她认生字;有时候找张报纸,读新闻给她听,让她跟着念;算术题更是耐心,从加减乘除开始,一步步教。
李春花学得认真,遇到不会的就问,一口一个“卫东哥”
,喊得特别亲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