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这里,蚩尤之桎梏与夸父之杖,都只是他们化身之道具,借此,蚩尤将生命潜行移步变化成为枫木以此获得生命的永恒。
与其说刑具化为枫木,不如说枫木实为蚩尤所化。
从中国古文献记载来看,原始先民眼里枫木和桃林一样都是具有长生不死特点的神树,东方朔撰的《十洲记》中就有过这样的记载。
因此,蚩尤桎梏化枫木,其实就是蚩尤通过化为枫木的形式获得生命的永恒性存在。
由是观之,我们也可以说,女娃化精卫,帝女化为草,夸父杖化桃林,蚩尤桎梏化枫木等,这些人死后化为一物的神话生态伦理意象,实质是把两个完全不同类型的生命关系统一起来,在不断流逝的时间里,前一个生命是后一个生命的因子,后一个生命是前一个生命的蜕变,从而使生命成为息息不止的生态循环圈。
所以,后世有了许多死后化为他物的民间传说,其中“梁祝化蝶”
最具代表性。
梁山伯、祝英台为追求自己美好的爱情不惜殉情而死,但是死后所化之蝶双宿双飞,在为他们的爱情提供了永恒的时间背景的同时,也使他们的生命获得了永恒。
除开汉民族,中国其他民族神话中,死亡亦是回家,以灵魂的形式回到原本的生命存在中去,或为动物,或为植物,就像回到母亲温暖的怀抱。
云南彝族把虎当作本部落的图腾,并奉为祖先,至今仍流传着“人死一头虎,虎死一枝花”
的俗语。
在此观念影响之下,他们自古实行火葬,认为将死者的遗体火化后,便可返祖为虎。
岜沙苗寨,男人们背长枪、配腰刀,处处是耸入云天的古木,人死后,亲人会将其埋在密密的树林之中,不立碑,不留坟头,随着树木的不断长高、茂密,经过一段时间便分不清哪是树哪是墓地,这样去世的人已经成为了树林的一部分。
令人痛惜的是,为了提升当地的旅游经济,一些所谓的专家竟然杜撰出:岜沙新出生孩子时,要种上一棵象征生命的树木,死后就将这棵树砍下现场制作成棺木,将它与它的主人一同深埋地里,象征回归大地的怀抱,这是所谓的“树葬”
。
人与自然的息息相通、心心相印是一种自然的真实,如果为猎奇、为经济、为功利,而人为地编造文化、制造民俗,或是将其演化为一种旅游的表演,这样不但不是对人与自然亲密关系的呵护与弘扬,而是对两者关系的彻底异化、功利化、庸俗化。
死亡就是回家,回到自然之中去。
生命不过是人类的暂时寄居,而自然才是人类永恒的家园。
纳西族认为人死后是回归到祖先生活过的美丽的高山、草场、林莽中去。
一些纳西族民间流传的古老挽歌中,歌词多以自然物和动物比兴,把人生命的终结理解为如动物的回归自然,也反映出这种人死后回归自然的生命观。
一首著名的挽歌里这样说:
白云层层的天空呀,白鹤要飞到云层里去了。
白云是白鹤的家呀,白鹤要在云层里飞翔。
白鹤不再回来了!
年轻的小鹤和小鹰呀,来送白鹤到云里去吧!
白茫茫的海子呀,野鸭要到大海去了。
大海是野鸭的家呀,野鸭是在大海里飞翔。
野鸭不在回来了!
年轻的小鸭和小鸥呀,来送野鸭到大海里去吧!
密密麻麻的深山呀,老虎要归回山里去了。
深山是老虎的家呀,老虎要在山林里奔跑。
老虎不再回来了!
年轻的小虎和小豹呀,来送老虎到深山里去吧!
白皑皑的雪山呀,白鹿要回雪山里去了。
雪山是白鹿的家呀,白鹿要在雪山里跳跃。
白鹿不再回来了!
年轻的小鹿和小麂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