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一 化育 自然化人的生命演进(第7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一,人类具有其他物种所没有的一些特殊能力,同样其他物种也具有人类所没有的特殊能力,如豹子的速度、鹰的锐利、猴子的灵活都是人所缺乏的,难道我们就不能由此而论其他物种要优越于人类吗?第二,声称人类所拥有的能力具有更高的道德价值,它们对于保护和丰富人类的文化和文明是必不可少的,但它们对于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目的实现来说却是无关紧要的。

因此可以说,人类的优越性是从自身的立场出发,以人的目的实现为根据来做出的判断,而并非是站在其他物种的立场上进行的价值审视。

因此,必须把人看成是地球生命共同体中平等一员,与其他生命同根同源,共同地分享地球。

或者可以说,人只是众多不同生命形式中的一种,每一个动物像我们一样都有自己的礼仪,虽然人的利益的满足和实现具有特殊的评价和选择机制,但这不应成为忽视其他生命的理由。

梭罗、泰勒,虽然与中国原始先民相离数千年、数百年,并横隔这中西文化的差异与不同,但是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似之处。

这是因为,人类原本只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成员之一,在生存意义与生存资格上与其他物种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生存环境恶劣的远古,原始先民必须依赖其他物种而生存,而今天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的生存将受到威胁,这样一个严酷的可能性已经摆在人类面前。

人们更应把动物纳入“爱的生命共同体”

之中,因为人类作为物种能否生存下去必须依赖其他生命的存在,而其他物种生存下去并不需要依赖人类生命的存在。

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神话的“动物生人”

,便是这种思想的远古表达与原始讲述,是对生命真理与原初秩序的寻找与接近。

正因为人类起源于动物,于是,中国神话中的神多被塑造为“人兽合体”

、“半人半兽”

的形象,尤以“人面兽身”

居多,有别于古希腊神话的人神同形,如:

(1)上纪开辟,遂古之初,五龙比翼,人皇九头;伏羲鳞身,女娲蛇躯。

(李善注:《列子》曰:伏羲、女娲,蛇身而人面,有大圣之德。

《玄中记》曰:伏羲龙身,女娲蛇躯。

)——《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2)炎帝神农氏人身牛首。

——《绎史》卷四引《帝王世纪》

(3)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山海经·海外南经》

(4)(西王母)状如人,狗尾,蓬发戴胜,善啸,居海水之涯。

——《庄子·大宗师》

(5)(东王公)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载一黑熊,左右顾望。

——《神异经·东荒经》

(6)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

——《山海经·海外东经》

既然人类起源于动物,那么或多或少地会带有动物的一些特征,于是神话中出现了“半人半兽”

的形象。

所以,长江流域的女娲、伏羲为“人面蛇身”

,黄河流域的黄帝则兼具熊的特点。

为了获得先祖的庇佑以及他们的神奇力量,原始先民甚至刻意把自己打扮成“祖先”

的模样,如鸟先祖的始祖成员,会穿上羽毛装,学鸟叫,学鸟的动作,以此证明自己是鸟的子孙后代,获得鸟的神奇力量。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中国神话中的动物生人,以及人兽合体、半人半兽的神灵形象,反映的是人与动物之间,既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的复杂关系。

一方面,它道出了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的实质,并通过神话生态伦理意象形象化的方式显现出来;另一方面,它也是一个契机,表现了两者关系的转化,是人和动物在演化生命的生态活动中密不可分、相互转化的契机。

4.卵中生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玩家能成神重生之娱乐圈事件簿破浪逆天仙尊2枕上欢宠:隐婚总裁难伺候文娱从自媒体开始邪王,请放过大秦从献仙药开始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我在日本当剑豪穿进古早虐文里当妈粉求求你当个正经法师吧我在火影修仙左苏我差亿点成了普通人最强仙尊重生都市没金手指照样无敌梦魇侵袭:我变成了怪物!直播:开局证明无限多元宇宙大唐黑脸神我真不是法爷升平乐大佬从娱乐模拟开始昼夜[综英美]改造基地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