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章 散 文(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当然,她并不同于那种以思想见长而直抵彼岸世界的作家,她的兴趣和关注,似乎全都投诸人生此岸。

哪怕是些许小事,有时也能唤起她那一份独有的想象力。

在她眼中,电车回厂也是一幅富于诗意的画面,“一辆接着一辆,像排了队的小孩,嘈杂,叫嚣,愉快地打着哑嗓子的铃:‘克林,克赖,克赖,克赖’。

吵闹之中又带着一点由疲乏而生的驯服,是快上床的孩子,等着母亲来涮洗他们。”

(《公寓生活记趣》)这本来只是都市生活平淡的一瞥,让她这么一说,平淡之中也便出现了跃动的意趣。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她正滞留香港,其间的艰辛困苦自不必说,而战乱给她留下的记忆亦颇独特——“我记得香港陷落后我怎样满街的找寻冰淇淋和嘴唇膏……”

“我们第二天步行十来里路去践约,吃到一盘昂贵的冰淇淋,里面吱格吱格全是冰屑子。”

(《烬馀录》)在经历忧患之后,对死亡的恐惧,终于不及对冰淇淋的印象深刻。

这究竟是一份天真,还是骨子里与生俱来的某种自适己意的从容呢?反正这般实实在在又心怀憧憬地投视此岸人生的笔触,使得她的散文作品,在众多现代大家面前,自有一番风韵和气度。

它们是随意与执著,调侃与诚挚,出世与入世的融合。

而且差不多可以称得上是完美的融合。

一方面,她相当讲究文章的世俗情趣;另一方面,她又喜欢把观照的距离拉开,“汉唐一路传下来的中国”

如何如何(《中国的日夜》),又是她文章里常有的调子。

她似乎漫步在人生的边缘上,一边是小菜场、杂货店、街谈巷语和留声机里放出的悲凉的剧曲,一边是远处的万家灯火,历史俯瞰之下的蜉蝣人生。

实际上,她每一步都踩得很准;她知道历史就像翻过去的书页,眼前的这一页也总要被翻过去。

旧时的记忆渐渐淡褪,而今拾起的新鲜感受仍能使人唏嘘不已,“你把额角贴在织金的花绣上。

太阳在这边的时候,将金线晒得滚烫,然而现在已经冷了”

李庆西:《人间书话》,133~134页,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8.苍凉、悲哀、无奈与卑琐成为张爱玲关于人生的思想背景,她的散文虽然流露但抑制住了这一背景之中的体验与情绪,最充分的表达是作为“整体艺术”

的小说。

散文与小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张爱玲。

她未厌恶人生也未拒绝,却愿意“从柴米油盐、肥皂、水与太阳之中去找寻实际的人生”

,这是彻悟之后的达观。

如果把散文的状态分成“此岸性”

与“彼岸性”

两种类型,那么,张爱玲的散文当属前者。

“此岸性”

是她和其他散文作家相区别的“本体性”

她毫不犹豫接纳世俗人生,在这一接纳中她不仅没有“同流合污”

,反而以特有的方式显示出她的高蹈。

确立张爱玲散文的“此岸性”

不仅是对一个作家风格的确立,它还将启发我们用什么方式(多种而非一种)去关怀不满的甚至是鄙夷的“此在”

人生状态。

也许正是由于她对“此岸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