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同样是现实主义的异化,它使中国现实主义戏剧再次面临“失魂”
的严重危机。
从这个意义上说,戏剧的人学转向与深化,是新时期现代现实主义戏剧获得重大成就的根本所在,也是它给予当前中国戏剧发展的深刻启示。
胡星亮:《戏剧的“人学”
转向与深化——论新时期现代现实主义戏剧创作》,载《文学评论》,2008(4)。
2.主流戏剧与实验戏剧的分流源于他们戏剧美学的追求不同。
主流戏剧依托的是传统美学观念。
传统美学研究的核心是艺术美。
这种理性的美学观念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划下鸿沟,在艺术和生活之间划下鸿沟,在美和不美及丑之间划下鸿沟,在精英艺术和通俗艺术之间划下鸿沟。
主流戏剧正是依据这种传统美学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审美的。
然而,当世界进人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时,一切都在悄然发生变化,尤其是二战结束带给人们的思索和现代工业文明及电子文化的兴起,传统美学遭到挑战和反问。
美和艺术的关系开始出现触目惊心的断裂。
叔本华、尼采、罗森克兰茨、弗洛伊德、柏格森、克罗齐、荣格、海德格尔、萨特等哲学家、美学家纷纷向传统美学发难、解构,逐渐建立起现当代美学。
此外,电子文化的产生使人类在文化传播上完成了第二次革命。
每一种传播形态都对应一种美学观念。
如果说,人类早期的口语文化产生了原始美学、印刷文化建立起古典传统美学的话,那么,现在电子文化自然会产生当代美学,因为人类文化的传播从没有像电子文化传播那样范围之大、信息之大、力度之大、影响之深。
现代人没有人能逃脱它无所不在的影响,从而催生了现代派文化艺术和后现代文化艺术。
所有在传统美学中划下的鸿沟逐渐被当代美学所瓦解、所填平。
当代美学最重要的举动是将传统美学竭力排斥和蔑视的“丑”
迎接进美学范畴和审美行为。
美学家们发现,“丑”
具有特殊的审美意义。
从心理、生理学角度讲,“丑”
的审美过程可能是逃避美对于一个普通人的压力,逃避美所带来的一种服从的经验,逃避美所蕴含的专家、规范的含义。
借助“丑”
,借助反和谐的审美来宣泄特定的情绪,达到处于紧张中的解脱,消解异化的世界形成的压抑感,并能在不和谐或“丑”
面前警醒,进而趋向积极的层面。
同时,“丑”
的意义不在自身,而在于可以激发人类去追求更高的美。
所以它与美是互补的。
如果我们综合观察一下我们实验戏剧的美学依据,我们会赫然发现,几乎我们所有的实验戏剧正是以反叛传统美学为出发点,以“反美”
为创造动力,以表现“丑”
为宗旨,以表现不和谐为兴趣,以反映“无序”
为原则的。
如《恋爱的犀牛》的主人公一反主流戏剧中爱情主人公的优美境界,行为猥琐、行动粘糊、心灵空洞。
爱情不再美丽,而是残酷、自私、残破;排斥表演美,排斥生活美,排斥人物美;反情节、反戏剧;剧中说唱内容很多是随意的,不能登大雅之堂的。
不仅如此,该剧还将这种不美或“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