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 第三代诗歌(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们用喜剧的方式干着极具悲剧意义的事情。

《中文系》也就是一首流浪汉的行吟诗。

尽管他们标举的是反文化的大旗,但是他们并非文化虚无主义者;他们所反对的是非理性化的、戕害心灵的封建思想。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中文系》是一首以反启蒙面目出现的表现启蒙精神的诗歌。

那种认为它是一首“后现代”

诗歌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表面上看,“莽汉”

们反抗的力度与方式很强烈,其实,他们内心十分脆弱和渺小。

他们是以柔软的心顶着玫瑰的刺!

对于“莽汉”

来说,汉语既是母语又是敌人。

像胡适当年要从语言着手改革旧文学创造新文学那样,“莽汉”

们也要创造出完全有别于以往汉诗的崭新的真正的现代汉诗。

《中文系》对汉语进行了无法无天的表达。

比如,它的名词密集、节奏起伏的长句式,它的对抗语法、消解常规语义,它的亲热、俏皮和幽默,它的由川东味和“普通话”

味混合而成的诗性口语,的确为汉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经验、新传统;因此,它必然成为汉诗经典里具有界碑意义的作品。

杨四平:《成长的焦虑与挣扎——重读“莽汉”

和李亚伟的〈中文系〉》,载《名作欣赏》,2008(11)。

4.海子诗歌的抒情性质来源于他的乡村生活经验,他作品中经常出现乡村生活的某些意象,如“雨水”

“村庄”

“河流”

“麦地”

,他甚至会把笔下的女性弄成“姐姐”

这样的抒情元素。

但是海子从来不是一位田园诗人,不是一位牧歌诗人,他来自乡村,但并不是一位乡土诗人。

他的笔下从来没有出现过那种宁静、恬淡、悠闲的田园生活场景,找不出海子有一首诗描写了某一个生动甜美的乡间生活瞬间。

相反,他笔下的乡村和土地,都处于某种激烈冲突当中,并且在这种冲突中感到失败、无能为力和绝望。

这在他写于一九八七年的长诗《土地》中体现得最清楚。

这首长诗有十二章,与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份相对应,但是却并没有出现与此相关的一年四季的景色。

但是,采用一年下来十二个月的结构和节奏,与这首长诗的主题恰恰是十分吻合的:它意味着一种循环,意味着一种周而复始,不仅从起点奔向结局,而且再由结局奔向起点。

但同时要说,这是一种封闭的循环,是被囚禁的循环:在土地上一年四季发生的故事仅仅停留在它自身之内,毫无出路和前途。

一方面,是“种子”

的不断打开,是无穷的生长,是年复一年的涌出、涌现;而另一方面,“种子”

打开之后重新变为(他称之为)“尸体”

,是曾经出现和上升的东西重新复归于泥土。

“泥土反复死亡,原始的力量反复死亡”

在海子那里,土地变迁的命运,是通过诗人本身的主体性来呈现的,主体性即某种精神性,也就是说,海子是透过某种精神性的眼光来看待土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