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四 文化的自觉与寻根文学(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评论文献索引

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4).

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作家,1985(9).

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文艺报,1985-07-06.

郑义.跨越文化断裂带.文艺报,1985-07-13.

郑万隆.我的根.上海文艺,1985(5).

陈黎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与“寻根”

小说.文学评论,2006(2).

吴俊.关于“寻根文学”

的再思考.文艺研究,2005(6).

黄子平.汪曾祺的意义.作品与争鸣,1989(5).

李陀.汪曾祺与现代汉语写作.花城,1998(5).

王学谦.传统的复制——论《棋王》与传统文化.北京大学学报,2000(2).

陈晓明.论《棋王》——唯物论意义的阐释或寻根的歧义.文艺争鸣,2007(4).

拓展练习

1.韩少功的《爸爸爸》一方面延续了“五四”

以来的“国民性”

批判和“民族文化——心理积淀”

的剖析模式,表现出了文化寻根的深度;另一方面其文学史上的价值更体现在文学意义的“寻根”

性质,也就是延续了庄子、屈原等为代表的楚文化的思维模式,真正使文学摆脱了革命、政治的叙事模式,体现出文学新的审美视野。

请分析这部作品中,“文化寻根”

和“文学寻根”

是如何同时完成的。

2.据李陀言,《棋王》原来的结尾是:“‘我’从陕西回到云南,刚进云南棋院的时候,看王一生一嘴的油,从棋院走出来。

‘我’就和王一生说,你最近过得怎么样啊?还下棋不下棋?王一生说,下什么棋啊,这儿天天吃肉,走,我带你吃饭去,吃肉。”

和现在的小说结尾“我笑起来,想:不做俗人,哪儿会知道这般乐趣?家破人亡,平了头每日荷锄,却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识到了,即是幸,即是福。

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

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

倦意渐渐上来,就拥了幕布,沉沉睡去。”

请比较这两个不同的结尾对小说的主题发生了怎样的影响?你如何理解这不同的处理?阅读陈晓明的《论〈棋王〉——唯物论意义的阐释或寻根的歧义》,同时参阅其他相关评论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3.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无疑寄托着他对商州这片古老文化的怀旧,试图寻找其中对现代社会有拯救意义的民族精神,充分肯定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但“这种文化培养了民族的性格,民族的性格又反过来制约和扩张了这种文化”

[14]。

请以《商州系列》中的一篇作品为例,分析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之间的关系,阐述贾平凹在此类寻根文学中的创作得失。

4.不同于当代文学史上其他文学潮流的命名一般是批评者归纳、给予,寻根文学得名则源自于作家旗帜鲜明的理论宣言,请阅读索引中韩少功、李杭育、阿城、郑义、郑万隆关于“文学寻根”

的理论寓言,结合他们自己的作品,对此文学现象进行评议,以小论文的形式完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