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 郭沫若的历史剧(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写《屈原》,有些人物和情节出于虚构,“都是想当然的事,并不是有什么充分的根据的”

他“造出了一个婵娟”

,然而这是一个绝妙的创造……婵娟在剧中是个次要人物,衬托屈原的性格。

她是剧中最为敬爱屈原的人物,她的语言说出了我们敬仰爱慕屈原的感情。

如果没有这个人物,全剧的抒情色彩就不可能这样浓厚。

陈瘦竹:《现代剧作家散论》,43~49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

6.郭先生的《屈原》剧本上满纸充溢着正气。

有人说郭先生的《屈原研究》的态度和方法是“新朴学”

,那么他的《屈原》剧本实在是一篇“新正气歌”

……作者创造了一个婵娟的人格,把同情和努力大部分用在她的身上。

……在第五幕里,屈原已被放逐了,又被幽囚了;宋玉与公子了兰已经连成了一气,以援救屈原为名,到楚宫门口去**婵娟的时候,两人肆逞了如簧之舌,你一段我一段说得真像是仁至义尽似的,个性稍软弱的人一定要招架不住了,而作者竟用了极大的努力,描写婵娟的反应,一次是“姿态不动,无言”

,二次是“姿态不动,无言”

,三次是“姿态不动,始终无言”

,四次是“姿态不动,毫无反应”

,五次是“丝毫不动”

,六次是“仍丝毫不动”

,七次是“仍丝毫不动”

这是中国精神,杀身成仁的精神,牺牲了生命以换取精神的独立自由的精神。

孙伏园:《读〈屈原〉剧本》,载《中央日报》副刊,1942-02-07。

7.婵娟的感情行程也是伴随着屈原的情感运动而行进的。

对南后的怨愤怒诉,使我们想起了《凤凰涅槃》中的“凤歌”

和“凰歌”

如果说“凤歌”

显得雄浑豪放,那么“凰歌”

则如泣如诉。

而屈原的抒情则是像“凤歌”

那样激昂悲壮,婵娟的抒情就像“凰歌”

那样泣诉怨怒。

屈原和婵娟的抒情在整个《屈原》里以不同的变调协奏着,此起彼伏,组成这雄浑悲壮的交响曲。

可以这样设想,假如没有婵娟这样诗的魂,屈原的形象就显得不够完美了。

屈原的感情运动是不断深化迭进到“雷电独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