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 曹 禺(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在这里实际上是拒绝了“超越”

人生与“逃避”

人生这两种中国传统的生存方式。

他另有选择:“有如一个热病患者,我整日觉得身旁有一个催命的鬼低低地在耳边催促我,折磨我,使我得不到片刻的宁贴”

,这乃是一种情热,一种执著——对于社会,对于民族,对于人生,对于生命,以致对于宇宙万物。

这既是关注,投入,体验,更是出于人的生命本能的“神秘的吸引”

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17~18页,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5.陈白露是个充满着矛盾的人物。

她初出场时,作者对她所作的介绍,我觉得最好地说明了她:“她爱生活,她又厌恶生活。”

她爱生活,是因为生活里充满着欢乐,充满着美好的东西。

她又厌恶生活,是因为她所向往的欢乐、她所喜爱的美好的东西,却又是必须通过她所厌恶的方式——出卖自己的色相,必须忍受着最大的屈辱——把色相出卖给自己所瞧不起的人,才能取得的。

对她的生活感到不满、痛苦与厌恶,鄙夷她周围的一切人,这是陈白露坚强、清醒的一面。

她在她的生活圈子里,就像臭水池里的一朵莲花,虽是生长在污泥里,却仍保持着她的鲜丽与芳洁。

但她终于跳不出这个圈子,尽管向往着自由,但还是没有勇气冲出这已为她所非常厌恶的漂亮的金丝笼,就是她的软弱而麻木的一面。

钱谷融:《谈谈〈日出〉中的陈白露》,见《曹禺研究资料》(下),782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

6.《北京人》中,这些“太像戏”

的因素消失了,张牙舞爪的穿插不见了,出现了以描写日常生活琐事为主的叙事性特点。

幕布拉开,我们看到,一会儿仆人告诉太太有人来讨账,而这时陈奶妈从乡下来拜节了;一会儿妻子叫丈夫起床,而曾文清与陈奶妈隔着墙闲扯起来;一会儿曾思懿与曾文清为一幅画发生口角,而姑老爷江泰则在屋内大骂;……许许多多琐碎的生活,许许多多小小的场面,一幅画引出一场风波,一只鸽子招来几声感慨,一只风筝带出几个人物,拜节,吃饭,三句闲谈,两声唏嘘,一场口角都可以构成一个个戏剧场面,成为戏剧表现的主要内容,它们都是这个封建家庭内经常发生的日常**,而不是像《雷雨》那样可能发生的非常性紧急事变。

……曹禺严格地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从生活出发,把戏剧舞台当作生活本身,让生活自然朴实地展开,像一股潺湲流水顺顺畅畅流淌,时而**起一圈涟漪,几簇浪花。

这显然与契诃夫一样把戏剧“生活化”

了。

朱栋霖:《曹禺戏剧与契诃夫》,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3)。

7.曹禺首先是作为一个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出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话剧史上的,他的作品成功地创造了一种诗化现实主义的戏剧美学风格。

曹禺始终以诗人般的热情拥抱现实,追求着诗与戏剧的融合。

……作家不仅用严峻而冷酷的笔触无情地暴露了现实生活中的丑恶,更为可贵的是他还充满诗意地写出了对理想和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曹禺还是作为一个天才的“摄魂者”

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

他剧作的艺术重心在于倾力塑造典型形象,特别是把探索人的灵魂、刻画人的灵魂放在首位,力求写出人物心灵的诗。

曹禺剧作的贡献还在于他的现实主义的民族独创性的特征。

……一方面他以作家的艺术主体去消化外来的东西,同时又以民族的主体,即以强大的自主的民族灵魂和艺术传统去汲取西方戏剧中的优良经验。

……他把外来的话剧创造性地转化为民族的,充分表现出他的现实主义的开放性、现代性与民族性的高度统一。

朱德发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实用教程》,430页,济南,齐鲁书社,200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