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钱理群:《〈野草〉里的哲学》,见《拒绝遗忘——钱理群文选》,25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5.在《朝花夕拾》中,鲁迅通过对自己生活道路比较系统的回顾谱写了一曲人生的“安魂曲”
,即“从自我生命的底蕴里,寻找光明的力量,以抵御由外到内的漫漫黑暗”
。
从童年“躺在一株大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祖母摇着芭蕉扇坐在桌旁”
,给他猜谜,讲古事,到他再次离开故乡,获悉好友范爱农之死,历时二十多年,其中主要记叙的是他儿时的故乡的生活。
这里有在“几百年的老屋中的豆油灯的微光下”
,“飘忽地走着,吱吱地叫着,那态度往往比‘名人名教授’还轩昂”
的老鼠;有“自新郎、新妇以至傧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腮细腿,像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
的“老鼠成亲”
的花纸;有“给放在饭桌上,便捡吃些菜渣,舔舔碗沿;放在我的书桌上,则从容地游行,看见砚台便舔吃了研着的墨汁”
的可爱的小隐鼠;有着“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油蛉在低唱,蟋蟀们在弹琴,充满无限趣味的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传说中的赤链蛇的“我的乐园”
的“百草园”
;还有《山海经》那“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所展开的神奇的想象;当然还有虽然“常喜欢切切察察”
,懂得许多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与道理,并且晚上睡觉,“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
,却给我买来了日夜渴望的《山海经》,“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的保姆长妈妈;还有教我在冬天的雪地里捕雀的“闰土的父亲”
和严正博学的老先生;还有“迎神赛会”
和“目连戏”
中“打一百零八个嚏,同时也放一百零八个屁……”
,“鸭子浮水似的跳舞起来”
的活无常;等等。
虽然这些儿童记忆也难免有《二十四孝图》“以不情为伦纪”
的恐怖,但是自然的民间的底层的生活总体上还是质朴而生动、快乐而温馨的,构成“我”
童年精神的故土与乐园。
王晓初:《“思乡的蛊惑”
:〈朝花夕拾〉及其他——论鲁迅的“第二次绝望”
与思想的发展》,载《学术月刊》,2008(12)。
6.如《过客》中,戏剧性的人物是体现三代人的朦胧的象征——老人拒绝正视生活的基本问题,代表从生活的退却;中年人是新的更有意义的价值的寻求者,他在一个非现象的象征世界里永远追寻;年轻女孩通过她童年欢欣的有色眼镜来观察这个世界和社会。
李天明:《难以直说的苦衷——鲁迅〈野草〉探秘》,7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7.这篇散文诗(《雪》),是鲁迅由外在的自然景物的显示感受引出来的一种创作冲动而产生的成果。
……鲁迅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由现实的生活层面进入人的自身生命存在层面的思考。
强烈的孤独感和“身外的青春”
与“身内的青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