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现象:有时是用经过文明熏陶的“城市人”
眼光去看“乡下人”
和“乡下事”
;有时又站在“乡下人”
的立场上去看待“城市文明”
。
所以,就整个“乡土小说流派”
作品来看,由于每个作家在处理题材时的世界观和艺术心境的差异,在表现悲凉乡土上的情感也就有所不同,所呈现出的对乡土社会的文化批判力度也就因人而异。
丁帆:《乡土文学派小说主题与技巧的再认识》,载《江苏社会科学》,1992(4)。
6.这一作家群具有大致相近的创作追求。
一是续写鲁迅的国民类型。
……继续着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塑造了许多鲁迅小说中写过的乡间国民类型。
……作者在他们身上无不寄寓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的复杂感情,饱含了从国民心灵深处探寻民族悲剧根源的深层思索。
二是鲜明的地域特色。
“乡土文学”
作家群的作品大都写出了自己故乡的地域特征。
他们在地域里找到了自己最熟悉的创作题材,找到了艺术个性之源,找到了文化之根。
……三是“真气”
中的乡愁。
这些作品注重对乡土生活原汁原味的真实录写。
那充盈于作品中的乡土情韵和泥土气息,使人无法怀疑其真实性。
“乡土文学”
作家不仅追求“真”
,而且追求“深”
。
他们试图在对乡情乡音的精细描绘中展示真诚的乡思乡愁,进而在对乡思乡愁的展示中透露出自己对于民族命运的深沉忧患。
因此,“乡土文学”
作家虽然所写地域不同、风格各异,但都具有一种共同的悲剧品格。
朱德发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实用教程》,377页,济南,齐鲁书社,2004。
泛读作品
王鲁彦:《柚子》
许钦文:《鼻涕阿二》《石宕》
台静农:《红灯》
蹇先艾:《水葬》《在贵州道上》
许杰:《惨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