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五节浪漫抒情派小说
banner"
>
内容提要
浪漫抒情派小说是指前期创造社和与之相近的其他社团的一些小说家的创作,代表作家首推郁达夫,另有郭沫若、张资平、庐隐、倪贻德和陶晶孙等。
艺术表现上有一些共同的美学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小说文体,表现在:第一,侧重自我表现、主观色彩浓厚。
真实地**作者一己的内心,在经历、气质、个性上完成自我文学形象,进行痛苦的自我暴露、自我反省乃至自我赎罪。
第二,不注重事件的外部描写,侧重宣泄、表现作家的情绪、感受、心境、心态(特别是变态性心理和肉欲苦恼),以此作为结构小说的线索,因此这类小说又被称为“情绪小说”
“情调小说”
等。
从而突破了传统小说以事件情节为结构的框架,实现了从“情节小说”
向“情绪小说”
的演变,显示了浪漫抒情小说根本的特征:散文化和诗化的倾向。
第三,在创作方法上,这类小说以浪漫主义为主,同时兼采某些现代主义技巧。
受弗洛伊德泛性学说的影响,不少作品写梦、写潜意识。
一些小说接受德国表现派的文学主张,不是反映外部客观生活,而是着力表现作者主观品性气质,认为艺术不是再现,而是“表现”
。
第四,浪漫抒情派小说是五四文学中最明显受西方文学影响的文学现象。
法国诗人果尔蒙的田园诗、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咏叹大自然的诗篇、俄国浪漫诗人普希金以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诗作,都在这派作家中激起回应。
他们受西方文学和日本文学的影响是广泛而驳杂的。
教学建议
1.《莎菲女士的日记》被誉为“女性的《沉沦》”
,但性别的差异使两位作家对作品中人物的生存状态及内心活动的展示有着明显的差异。
对这种差异的探究与追索,使我们看到了男性意识与女性意识对“写作”
的潜在影响。
看到了男性视角与女性视角在审视社会人生时的不同特性。
这种对“性别”
的观照为我们理解文本又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有利于我们把握作者的内在情感。
2.庐隐和冰心是五四时期齐名的女作家。
在“五四”
**中,她们登上了文坛,先后又都参加了文学研究会。
在“为人生”
的旗帜下,几乎同时发问:“人生究竟为什么?”
但由于生活环境、个人经历等方面的差异,二人对问题的回答却大不相同。
阅读作品,比较其不同的艺术光彩。
3.文学史上有一些作品,自诞生之日起就产生惊世骇俗的轩然大波,其后的历史岁月里又经得起不同读者和批评家的一再阐释。
郁达夫的《沉沦》就属于这类作品。
《沉沦》影响之大、之复杂远远超出了文本自身,称之为“《沉沦》现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