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 道法自然 道家自然观与人生观(第10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老子心目中的圣人应该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以实现“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老子》三章)的圣人之治。

然而,现实中的情况是:世风败坏,王政不纲,诸侯兼攻掠地,据权夸势,互争雄长。

争王称霸之人,假借仁义之名,窃取名利。

他们夺取职位之后,摇身一变,俨然成一代道德宗师,把“仁义”

之类的美名挂在嘴边,任由自己使用。

更有以学术思想追求功名富贵的文士,也都以圣人之道辅助明主相期许,于是弄得圣人遍地,“仁义”

变成权谋的话柄。

因此,老子对执国家利器,身居高位,或身为帮凶的“仁义”

之徒严加驳斥,视为大盗而予以鞭笞,揭露伪圣人的欺世自尊,欺世自贵。

图4-3-2《六博图》

二是否定智慧。

与先秦儒家主智论不同,道家反智。

这也是源于老子的愤世人生观。

《老子》十八章云:“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的反智情绪,是出于对西周礼乐制度衰坏的反思。

人有了“智慧”

,就会生出智巧和作伪。

世俗之人热衷于玩弄心机和作伪,他们的心灵不再保有纯真朴实的自然状态,他们自以为智慧越多,对社会的扰乱就越多。

基于此,老子认为应该效法上古的淳朴之风:“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多智。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楷式。

知此楷式,是谓玄德。”

(《老子》六十五章)提倡一种同于大道的“愚”

:“我愚人之心也”

(《老子》二十章)。

这种“愚”

,是对当时世俗伪诈之“智”

的否定,是一种大智慧,是大智若愚。

三是否定声色。

老子反对世俗的“仁”

、“礼”

,进而反对世俗之人所好的表象、虚华、伪饰之美。

他认为凡是那种“服文采,带利剑”

(《老子》五十三章)之美,只能对人有害,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老子》十二章)。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纷杂的音调使人听觉不敏,饮食餍飧令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旌**,稀有的货物使人行为不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玩家能成神重生之娱乐圈事件簿破浪逆天仙尊2枕上欢宠:隐婚总裁难伺候文娱从自媒体开始邪王,请放过大秦从献仙药开始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我在日本当剑豪穿进古早虐文里当妈粉求求你当个正经法师吧我在火影修仙左苏我差亿点成了普通人最强仙尊重生都市没金手指照样无敌梦魇侵袭:我变成了怪物!直播:开局证明无限多元宇宙大唐黑脸神我真不是法爷升平乐大佬从娱乐模拟开始昼夜[综英美]改造基地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