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其中《太极图》取自道教的《水火匡廓图》《三五至精图》,其《易说》亦源自道教《太极先天之图》的说明。
同时,他又受到佛学因缘观影响,开启了性理中心体的端绪,因此他以太极图为代表的新儒学观成为南宋理学最为重要的话题,后代理学家对周氏也是倍加推崇。
《宋元学案·濂溪学案》中引录黄百家的说法就是:孔孟以后,周敦颐昌明圣学,是理学的开山之祖。
清代编著的《性理精义·凡例》中也说:
性理之学,至宋而明,自周、程授受,粹然孔、孟渊源,同时如张,如邵,又相与倡和而发明之……朱子生于其后,绍述周、程,参取张、邵,斟酌于其及门诸子之同异是非,然后孔孟之指,粲然明白,道术一归于正焉。
这种说法既阐明了“理学”
之传授过程,又充分肯定了周敦颐的学术地位。
在宇宙观上,周敦颐以“无极、太极、阴阳、五行”
立论,认为无极之精与二(阴阳)五(五行)之精合而生人与万物。
他的宇宙生成观主要体现在《太极图》和解释《太极图》的《太极图说》中。
在这里,周敦颐的宇宙生成发展图式是:“太极—阴阳—五行—万物”
,认为宇宙的生成过程,是由未分化的原始本体发轫,经阴阳感通的作用,所谓二气化五行,五行而生万物,从而形成了一个生生不息的宇宙变化过程。
周氏的宇宙生成思想是将《易经》的思想与道家学说加以糅合而成的,它转变了儒学的“天命”
观,使传统儒学“天人合一”
的直观性本体论具有了一定的思辨性,由此而形成的宇宙生成体系对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朱熹在《周子太极通书后序》中说:“先生之学,其妙具于太极一图。
《通书》之言,皆发此图之蕴。
而程先生兄弟语及性命之际,亦未尝不因其说。”
《太极图说》的前半部分为宇宙生成论,后半部分便讲为“圣”
的标准、内容、工夫等问题。
周敦颐以圣人为做人的最高标准,认为圣人是与天地合德,与太极合一的,于此,周氏将人生伦理道德问题提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
在人生道德方面,周氏重一“诚”
字。
所谓“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易通》),将道家无极与儒家之诚相结合,并落实于具体的道德实践。
在周敦颐对《周易·乾卦》的解读中,他认为“诚”
就是天道、人道的合一,纯粹至善的本性,道德性命的源泉,是“圣之本”
、“无常之本”
、“百行之源”
和“纯粹至善”
的最高伦理道德境界,是成圣的标准,也就是周氏在《通书·圣》中所说的那种“寂然不动者,诚也。
感而遂通者,神也。
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
诚精故明,神应故妙;几微故幽。
诚、神、几曰圣人”
。
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的伦理道德思想是融于宇宙生成论系统中的。
(二)王学:指王安石配合政治变法而出现的新学,是性理之学政治化的表现。
王安石的“新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