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四 兼爱非攻 墨家学术的躬行实践(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四节兼爱非攻:墨家学术的躬行实践

banner"

>

一、墨子的人生

墨家是中国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哲学派别之一,它由墨子创立于战国初期。

图4-4-1墨子像

墨子姓墨,名翟。

据考证,墨子实际上是姓墨胎(“胎”

字读成“怡”

),省略为墨姓,商朝孤竹国目夷氏的后人,历史上很有名的贤人伯夷、叔齐和墨子是同姓一家人。

而墨子最直接的祖先,则是春秋时期宋国公子目夷。

墨子生活的时代,大体上是孔子之后、孟子之前,更具体的生卒年则无法确定。

著名的墨子研究专家孙诒让曾认为墨子的生卒年应该是约公元前468—前376年,但是不同的意见也很多。

至于墨子的出生地,同样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宋国人,有人认为他是楚国人,有人甚至怀疑他为印度人,理由是“墨”

即“黑”

,“翟”

通“狄”

,墨子名字的意思就是皮肤黝黑的西方人。

但大多数人则相信,墨子应该是鲁国人。

因为从《墨子》一书中关于墨子的记载看,墨子的活动中心一直是以鲁国为主,他周游别国后所返回的目的地一般都是鲁国,所以,在没有发现其他更充分的证据之前,认定墨子是鲁国人而不是其他国家的人要更合理些。

墨子一生行事,史书记载很少。

我们根据《墨子》和其他少量先秦典籍,对墨子的出身背景、思想性格及所做事业,可以有下面的基本判断:墨子应该是出身于社会下层,或者至少特别熟悉当时社会下层手工业者的生活。

墨子早年曾接受过儒家教育。

据《吕氏春秋》记载,春秋时,鲁国的惠公曾经派自己的大臣宰让到洛邑,请求周天子派人指点郊庙祭祀的礼节,周桓王就派了史角到鲁国。

后来,惠公就把史角留了下来,史角的后人也就一直住在了鲁国,世代做鲁国的史官(战国以前,王官世守其职,父子相传),而墨子曾向史角后人学习、请教。

所以,我们今天在《墨子》一书中,经常可以看到墨子对儒家经典著作《诗经》《尚书》等的征引。

而《淮南子》中也明确地解释:“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

,认为墨子和孔子一样,“修先圣之术,通六艺之论”

不过,墨子在后来的学习中,越来越对儒家的学说及主张感到不满,认为儒家诸多礼节要求过于繁琐,许多观点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实行起来太困难。

比如,儒家主张厚葬,并认为子女应该为父母守丧三年。

这对不事生产的贵族而言,或许可以做到;但对一般的平民百姓来讲,实在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

一般的平民如果严守儒家丧制,三年不事生产,恐怕丧期没守完就已经饿死在父母墓前了。

再比如,儒家主张礼义道德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无上法宝,排斥从实际利益角度思考问题,所谓重义轻利。

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军事、政治利益冲突严重的状况下,儒家过分道德化的主张并不能有助于改变严酷的社会现实,所以,孔子一生虽周游列国,但其学说实际上并没有得到诸侯的采纳。

于是,墨子针对儒家的思想,相应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认识。

如:儒家亲亲,墨子尚贤;儒家主张爱人是由亲及远的差别之爱,墨子是一律平等的兼爱;儒家繁礼,墨子节用;儒家重丧,墨子节葬;儒家提倡音乐教化,墨子非乐;儒家远鬼,墨子明鬼,如此等等。

墨子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体系后,像先秦其他诸子一样,主要从事的是授徒讲学和游说列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