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 道法自然 道家自然观与人生观(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三节道法自然:道家自然观与人生观

banner"

>

一、道家的学术文化

班固认为道家学术出于史官。

后人进一步阐述,认为道家源于史官文化背景而基于隐者的社会实践。

史官文化就道家的理论渊源而言,隐者的社会实践就其依存的社会基础而言。

先秦道家的派别,有多种不同的记载,仅从史家记述与现存文献考察,主要有老、庄、列三家。

比较而言,战国时期列御寇所撰的《列子》一书,疑点诸多,有学者考证出它为伪书。

所以现代人讨论先秦道家学术,多着意于老、庄二家。

老子其人及其著作《道德经》,对后人而言,就像一团团巨大的雾障,遮蔽着人们的视线。

老子姓甚名谁,其故里何在,其平生事迹有哪些,孔子是否曾问学于他,诸多问题一直困扰着研究者。

关于老子的生平事迹,《史记》中有记载,但因为《史记》对那些记载也不敢完全确认,再加上后来方术之士神化老子,更使老子的身世显得扑朔迷离,因而《老子》(即《道德经》)的著作权问题也受到人们的质疑。

早在北魏时期崔浩就怀疑《老子》非老聃所著,这一疑问一直延续到现在。

至于孔子是否问礼于老子,本无疑问,因近人梁启超在20世纪初疑古思潮盛行时将这一说法视为“神话”

,引发了新的讨论。

关于老子的身世,现在较为通行也较为权威的说法是,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出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其地在今河南鹿邑县东,毗邻安徽亳县。

老子曾任周朝的藏室之史,生卒年不可考,大概略早于孔子,孔子确曾向他请教过礼,而且他的学术对孔子有所影响。

大约在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稍后,老子因周王室内乱,离职去周。

后老子西游,至函谷关,关令尹久闻老子大名,挽留老子为他著书,于是便有了五千言,为《老子》的蓝本。

《老子》一书的版本,后世流传甚多,以两种为主:一是河上公本(河本),民间流传本;一是王弼注本,为历代官方定本。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老子》甲、乙本出土,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战国中期楚墓简本《老子》出土。

新近出土的三种老子版本与传统的文本有较大差异,尤其是郭店简本出现了很多新内容。

不过,从总体思想来看,这三个版本的《老子》仍属于传统的老学体系。

所以,新出土的文献,并没有改变老学研究已有的体系,而只是对现有研究的补充与修正。

故而阅读时可以参考。

从现存的《老子》文献看,老子的文化本体论是自然观,且由自然而推衍至人生、政治,阐明“道”

、“德”

之根本,就自然论而言,老子对自然性的“天”

、“地”

的生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释系统,认为道先天地生,天地由道而生成,并在此基础上,由“道”

推衍出系统而完整的宇宙结构思想。

这就是《老子》四十二章中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生一”

,指道生出其自身“一”

在老子的话语体系中,“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