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综观隋唐佛教的宗派化,有几个特点:一、诸宗皆兴判教,以判别佛学真伪,传法定祖,梳理统理,排斥异己,各自为教,以为佛祖正传。
二、各宗派皆有明确的理论与教义,形成各树旗帜的教派。
三、诸宗皆以建立“佛统”
为己任,故有“传灯”
与“付法”
之说,这不仅表明立宗者自称其继承佛之正统,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传法神秘的意义。
三、佛教在中国的流衍与发展
在佛教史上,有所谓“三武一宗”
之难。
前两次发生在南北朝,一次是太平真君七年(446)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法,一次是建法三年(574)的北周武帝宇文邕灭法。
第三次是会昌五年(845)的唐武宗李炎灭法。
第四次是显法二年(955)的后周世宗柴荣灭法。
最著名的一次是唐代的“会昌法难”
。
唐武宗即位后,师事道士赵归真,崇信道教,归真乘宠,每诽毁佛教非中国之教,宰相李德裕也赞成其说。
武宗会昌五年(845),武宗下令毁寺驱僧。
凡毁佛寺四千六百余座,兰若四万余处。
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旁及祆教、摩尼教、景教等徒众,都严令还俗。
第二年武宗死后,宣宗即位,又重新恢复了佛教。
图3-4-7慧能像
佛教各宗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兴衰不一,有的宗派,如三论宗初兴起时流传很盛,而后来渐衰。
此宗经过陈代和隋代兴皇法朗和嘉祥吉藏的大力弘扬,在隋、陈、初唐时,流传之广,几乎遍及全国,但以后便逐渐衰落。
有的宗派如天台宗,起初流传不广,后来却很盛行。
此宗在天台智者和章安成宗之后,流传地区仅限于浙江东南一带,传承不绝,一百多年后到荆溪湛然始号称中兴。
有的宗派,如禅宗一直在发展流传,从未有衰歇过。
此宗有大成就的人多住在山林中,奉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的禅林宝训,对于社会的依赖性不大;禅宗又讲究“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的修行法则,也不需要太多的典籍,所以虽遭会昌之难,影响不大,一直传承下来,并有很大的发展。
到9世纪后期唐武宗会昌年间灭法,所有的经书佛像毁坏殆尽,各宗的章疏典籍大都丢失无存。
宋代以后,中国佛教内部各宗逐渐融合,其中以禅宗和净土宗,禅宗和天台、华严宗的结合最为密切。
一般说来,净土宗在组织上最为松散,没有独立的教团,但它的教义、修行方法几乎为一切宗派所吸收。
密宗在唐末已经衰微,它的修行仪规、秘咒,也被别的宗派吸收。
佛教在唐初传入西藏地区,8世纪后形成藏传佛教(喇嘛教),元初确立政教合一体制,15世纪宗喀巴(1357—1419)创立黄教,成为藏传佛教主流,并流传到西北地区。
虽然很受朝廷的崇奉,但未普及民间,而汉地原有佛教则不及宋时兴盛。
明清两代,汉地佛教没有什么起色,又没有有名望的高僧,佛教渐有衰落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