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墨子的讲学活动大概在他成年后不久便开始了,而且影响日益扩大,弟子众多。
据《墨子·公输》记载,在制止楚国侵略宋国的行动中,墨子一次就可以出动弟子三百人帮助宋国守城。
后来墨子可能在宋国做过几年大夫,但贯穿他一生的主要职业仍是讲学授徒,墨子自称是“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
,就是既不担任行政职务,也不从事直接的农业劳动。
在讲学之外,墨子还周游各国,他一生除了鲁国以外,大概还曾经到过宋国、卫国、齐国、楚国等国。
据说,墨子还曾计划到南方的越国去,越王准备拿出方圆五百里的国土分封墨子,但墨子最后认为越王并不能实行自己的主张,就没有到越国去。
墨子周游列国的目的,首先自然是向诸侯宣传自己的学说、主张,希望被诸侯采纳而改造当时的乱世,这和先秦时期其他学派的做法是一样的。
另一个目的则是希望在周游列国、结交诸侯权贵的过程中,举荐自己的弟子出仕,从而以一种比较实际的方式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
墨子为此还特地为弟子们出仕各国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意见与原则:“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
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
墨子一生中,做过许多重要的事情,但是目前我们还能够详细了解一点的,就只有他止鲁阳文君攻郑、止楚攻宋、止齐攻鲁及与儒者辩论这几件。
墨子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坚决反对一切不义的战争。
比如,鲁阳文君是楚国的封君,和墨子很友善。
一次,鲁阳文君想攻打邻近的郑国。
墨子知道后,便急忙赶到鲁阳文君那里,制止他道:“现在假使你国内的大都攻打小都,大家攻打小家,杀死人民,抢夺财产,你将会怎么办?”
鲁阳文君说:“鲁四境之内都是我的臣民,如果出现你说的情况,我肯定会严加惩罚的!”
墨子就说:“那么现在天下各国是上天所有,这就好像你据有鲁地一样。
现在你举兵攻郑,上天难道不会像你一样发怒吗?”
最后,鲁阳文君终于被墨子说服,放弃了攻打郑国的想法。
当然,墨子反战活动中最著名、最成功的事例还要数“止楚攻宋”
。
这件事在《墨子·公输》中有详细记载:墨子听说公输般为楚国建造了攻城云梯,将要攻打宋国,就从鲁国出发,只身赴险,急行十日十夜赶到了楚国。
先以道理说服楚王不要攻宋,又与公输般进行攻、防演习,尽数挫败公输般的各种攻城器械,公输般的器械用完了,而墨子的器械还有盈余。
公输般无奈之余,想杀掉墨子以实现攻宋的目的。
墨子却告知对方,自己早有准备,已经派遣弟子三百人拿着守城的器械等在宋国的城头。
在墨子这种精神和实力的影响下,楚王只好打消了进攻宋国的念头。
至于和儒生辩论之事,在《墨子·公孟》等篇中都有记载。
墨子和巫马子、子夏之徒、公孟子等儒家学者都进行过辩论,讨论的范围涉及礼乐、丧葬、述作及兼爱等论题,这些辩论显示了当时儒墨两家相争的激烈程度,对扩大儒墨二家的影响不无帮助。
同时,有一点值得指出,墨子本是一个儒门弟子,由开始的“学儒”
到后来的“非儒”
,这是很需要勇气和怀疑的精神的。
墨子与儒辩论,展示了自己那种不拘泥守旧、与时俱进的思想创造力,而这一点正是中国后来知识分子十分缺乏的素质。
图4-4-2《墨子》书影
就个人品性而言,墨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品德极为高尚的少数人物之一。
他出身贫寒,对下层人民的疾苦有天然的同情,对民众的疾苦极度关心,为天下兴利除弊是他一生积极奔走的唯一目标。
在生活态度上,他自称为“贱人”
或“鄙人”
。
他一生都坚持简朴的生活,和学生们一起穿粗衣,着草鞋,少饮食,勤劳动,以吃苦为乐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